明镐:“管团队别蛮干”,懂 “借势引导” 比 “强制命令” 更有效
明镐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并州知州时,边境的官职大多被纨绔子弟占据 —— 这些人没什么真本事,只会混日子。明镐没跟他们墨迹,直接挑了几个最不称职的,拉出来打了板子。剩下那些没干劲、怕吃苦的,一看这架势,都主动辞职跑路了。之后明镐又上奏朝廷,请求挑选熟悉边境事务的人来驻守堡垒营寨,边境防务一下子就规整了。
还有个问题:军队行动时,总有不少娼妇跟着,既影响军纪,又容易惹麻烦。明镐想把她们赶走,可又怕直接下令会伤了士兵的心 —— 毕竟士兵常年驻守边境,难免有情绪寄托,硬赶容易引发不满。
没多久,正好发生了一起冲突:有士兵因为闹矛盾,失手杀了个娼妇。官吏把凶手抓来,向明镐汇报。明镐没急着定罪,反而反问:“这些娼妇本来就不该来军营里晃悠,她们来这儿干嘛?” 说完就把凶手放了,没追究责任。
这话传出去后,跟着军队的娼妇们都慌了 —— 她们琢磨着,明镐这话明显是不待见她们,而且连士兵杀了娼妇都没受罚,再待下去指不定有啥危险。没过多久,这些娼妇就全主动走散了,军中再也没有这类问题。
冯梦龙点评:既不伤害士兵感情,又能让娼妇自己跑路,有这驭下的本事,还有啥事儿办不成?可不只解决这一件事这么简单!
明镐的厉害之处,在于 “不搞一刀切”:治纨绔子弟,他抓典型、敢动真格,用板子打出威慑力,让不合格的人主动退出;赶军中娼妇,他不硬下命令,反而借 “士兵杀娼妇却被赦免” 的事释放信号,让娼妇自己权衡利弊后离开。这种 “该刚则刚、该柔则柔” 的操作,既守住了军纪底线,又照顾了士兵情绪,比盲目强硬或一味妥协高明太多。
明镐的智慧,在于看透 “管理的核心是‘让人主动配合’,不是‘逼人服从’”:对纨绔子弟,用 “惩罚典型” 逼他们知难而退;对娼妇,用 “模糊态度” 让她们自行撤离。很多时候,带团队、处理复杂问题,别只想着 “下命令、强执行”,先找准对方的顾虑(怕受罚、怕危险),再借具体事件引导他们做出正确选择,反而能事半功倍,还减少矛盾。
【管理智慧】
一、明镐的“整队逻辑”:不硬裁、杀一儆百,让混日子的“自个儿滚”
明镐不直接开除纨绔边将,反而杖责最不称职的,核心是算透了“队伍的软肋——硬裁容易激化矛盾,还会让想干的人寒心”。边境将领大多有背景,硬裁可能会引来上层施压;而且要是“一刀切”,连想好好干的人也会觉得“官府不分好坏”,反而没了干劲。而“杖责最烂的 放话‘再不行就处理’”,等于给混日子的人递了“台阶”——要么赶紧改,要么主动走,既没撕破脸,又清了队伍里的“蛀虫”,还能留下愿意干的人。
放到现代场景(企业清理混日子员工、团队整顿懒散风气、机构优化人员),这个逻辑就是“对付‘有背景、没能力还混日子’的人,别硬刚开除,先‘杀一儆百’敲山震虎,让混日子的自己知难而退——硬裁容易引麻烦,自退反而清净,还不影响团队士气”。
当代案例:销售团队混日子,总监不硬裁,杖“最懒的”逼自退
某互联网销售公司华东区团队,有几个老员工仗着“入职早、跟过创始人”,天天摸鱼:上班刷短视频、下班到点就走,连续三个月没开单,还影响新人——新人想请教,他们说“别那么拼,混着就行”。新总监上任后,没直接说“要裁员”,反而做了两件事:
1.公开考核结果:在部门大会上,把近三个月的业绩排名贴出来,点名批评那几个“零开单、考勤最差”的老员工:“咱们是销售部,靠业绩吃饭,要是连续半年没开单,不管是谁,都得跟我聊‘未来规划’(暗示调岗或走人);”
2.扣“最懒的”绩效:把其中一个“不仅没开单,还抢新人客户”的老员工,全季度绩效扣光,还让他跟新人一起参加“新人培训”。
结果不到一个月,那几个混日子的老员工全主动辞职了——他们知道“总监这是盯上自己了,再混下去没面子还没钱”。总监再招了几个有经验的销售,三个月后团队业绩就翻了一倍。要是当时硬裁,这些老员工肯定会找创始人“告状”,反而给总监添麻烦;而“杀一儆百”让他们自退,既清净又没引矛盾。
二、明镐的“驱娼逻辑”:不硬赶、借势施压,让想留的“自个儿跑”
明镐不硬赶娼妇,反而借“杀人不治罪”让她们自散,核心是顾着“士兵的情绪”——硬赶会让士兵觉得“官府不懂我们的苦”,反而心生不满,影响军心;而“借杀人事件放话”,等于给娼妇传递“军营不安全”的信号,让她们主动走,既没伤士兵心,又解决了问题,还落得“不苛待士兵”的名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