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希宪:“平叛别硬杀”,用“宽恕 利用”化敌为友更划算
廉希宪担任京兆府长官时,四川宣抚使浑都海发动叛乱,西川将领纽邻奥、鲁官也打算带兵响应。蒙古将领八春抓获了这两人,还把他们的五十多个党羽关在乾州监狱,然后把纽邻奥、鲁官押送到京兆府,请求廉希宪批准一起处死。
廉希宪对下属说:“浑都海现在没法趁机向东进攻,基本没什么大威胁。但现在众人想法还没统一,不少人还心存反叛的念头。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将领被抓囚禁,说不定会再生二心,那危害就大了。不如趁着他们怕死,把所有人都宽恕释放,再从这支军队里挑选剩余的士兵,派去归附八春,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起初,八春抓了那些将领后,他们的部下又怀疑又害怕,纷纷惊慌逃散。等士兵们知道将领们都安全,纽邻奥、鲁官也被释放后,全都喜出望外,每个人都感激不已。八春果然从中得到了几千精锐骑兵,带着他们一起向西平叛。
冯梦龙点评:把士兵派给八春,是早算准八春能控制住他们,不是随便放虎归山留隐患!
八春有能力制服这些反叛者,廉希宪有魄力赦免他们——士兵们既怕八春的威慑,又感激廉希宪的活命之恩,双重心理作用下,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不听指挥。廉希宪的厉害,在于不只看“处死叛将”这眼前的事,更算准“收编士兵、稳定人心”的长远价值,比单纯靠杀戮震慑高明太多。
廉希宪的智慧,在于看透“杀叛将易,稳军心难”:处死两人只会让剩余士兵恐慌作乱,而宽恕释放 收编,既能消除隐患,还能为己所用。很多时候,面对敌对势力,别只想着“消灭”,找准对方的“怕与盼”,用“威慑 恩惠”的组合拳,反而能把敌人变成助力。
【管理智慧】
一、廉希宪的“人心反转”逻辑:不杀是怕“炸锅”,放了是为“收心”
廉希宪不杀反贼将领,反而放了他们,绝不是“圣母心泛滥”,而是算透了“乱世的人心软肋”——士兵们跟着将领想反,不是真的想叛乱,更多是“怕被清算、没安全感”;要是杀了他们的头头,士兵会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反而会破罐子破摔真反;但放了头头,士兵会觉得“官府没赶尽杀绝,有活路”,反而会感恩,甚至愿意为官府出力。
放到现代场景(比如企业并购、团队冲突、社区矛盾),这个逻辑就是“遇到‘潜在对立群体’(比如被并购团队、闹情绪的员工、不满的商户),别先想着‘打压、清除’,反而要‘给安全感、留活路’——硬杀会激化矛盾,收心才能化敌为友”。
1.杀了会“炸锅”:别把“犹豫的人”逼成“真敌人”
廉希宪知道,“杀将领”看似能“斩草”,实则会“惊蛇”——这些士兵本就“半推半就想反”,杀了头头,他们没了主心骨,又怕被株连,只会抱团逃跑或真的叛乱,反而给浑都海送了“现成的兵”。
这就像企业并购:A公司并购B公司,B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因“怕被裁、怕技术被抢”,偷偷联系竞品想跳槽。A公司要是直接把团队 leader 开了,剩下的技术人员会觉得“自己也快被裁了”,反而会加速跳槽,甚至带走核心代码;但要是像廉希宪一样,不仅不裁 leader,还让他负责“新技术整合项目”,承诺“不裁员、技术专利算团队功劳”,技术人员反而会安心留下。
比如某互联网公司并购一家小公司,小公司的产品团队因怕被拆分,想集体辞职。并购方没开人,反而跟产品负责人说:“你们的产品思路很好,以后这个产品线还归你们管,我们还会加预算。” 最后产品团队不仅没辞职,还帮并购方把产品用户量翻了一倍——要是当时硬裁,不仅丢了团队,还丢了核心产品,反而亏大了。
2.放了能“收心”:用“安全感”换“忠诚度”
廉希宪放了将领和同伙,还把壮丁派给八春,是故意给士兵“双重安全感”——一是“头头没事,我们也没事”,二是“有活干、有归属,不用再当反贼”。士兵们从“怕被杀”变成“被重用”,自然会感激,甚至主动出力。
这就像社区里,几个商户因“物业费涨了、客流量少”,想联合罢市抗议。社区主任没罚款、没威胁“再闹就清走”,反而找商户谈:“物业费分3个月涨,我再帮你们对接线上外卖平台、搞社区促销活动。” 还让带头罢市的商户负责“促销活动策划”。最后商户不仅不罢市了,还主动配合社区搞活动,客流量反而涨了——这就是“收心”的威力:给对方安全感和价值感,比硬压更能让他们从“对立”变成“配合”。
二、关键前提:不是“纵虎”,是算准“能控住”
评注里冯梦龙特别点出:“廉希宪把壮丁派给八春,是早就算准八春有能力管住他们,不是随便放虎归山留后患。” 这一点最关键——廉希宪的“放”,不是盲目仁慈,是建立在“能控制”的基础上:八春有兵权,能管住这些壮丁;将领刚被抓过,怕再反会被杀;士兵有了新归属,没必要再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