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想“长久拥有”,别贪“人人争抢的好处”
孙叔敖病重快去世时,告诫儿子:“楚王一直想给我封地,我都没接受。等我死后,楚王肯定会给你封地。你千万别要那些肥沃、富饶的地方!楚、越交界的地方有个叫寝丘的地方,那块地既贫瘠,名字又不吉利(“寝”有陵墓之意),楚国人信鬼神、越国人重祈福,都嫌弃这块地,只有这块地能让咱们家长久拥有。”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把肥沃的好地封给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推辞不肯接受,专门请求要寝丘。楚王答应了,孙家拥有这块地,一直到后来都没失去。
孙叔敖的“聪明”——不贪“表面好”,只图“长久稳”
别人都盯着肥沃、富饶的“好地”,孙叔敖却偏偏选贫瘠、名声差的“破地”,不是傻,而是看透了“利益背后的风险”:好地人人想要,楚王今天能封给你,明天也可能因为别人争抢、或者自己失势而收回去;而没人想要的寝丘,因为“没价值”反而没人争,能一直安稳属于自家。
他没被“封地越肥沃越好”的惯性思维迷惑,反而用“反向选择”避开了“好地易被争夺”的隐患,把“长久拥有”放在了“短期利益”前面,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
孙叔敖的智慧,本质是“避开竞争焦点”:大家都抢的东西,就算暂时得到,也容易失去;而没人在意的东西,反而能因为“无争”而长久保留。不管是选资源、做决策,要是只盯着“表面好处”,很容易卷入争夺,最终得不偿失。
【管理智慧】
一、孙叔敖的“保业逻辑”:不是傻,是“好地是祸根,坏地才是护身符”
孙叔敖不让儿子要“好地”,绝不是“放着好处不拿”,而是看透了“稀缺资源的致命陷阱”——大家都抢的好地,看似能带来利益,实则会引来无数争抢:要么被其他贵族惦记,想办法夺走;要么因为土地太好,被楚王当作“重利”随时收回,根本守不住。而寝丘这种“没人要的坏地”,既没人抢,也没人惦记,反而能安安稳稳传下去。
放到现代职场或生活里,这个逻辑就是“别去抢大家都盯着的‘热门机会’,反而可以选‘没人看好但稳定’的方向”,避开“因争抢激烈而翻车”的坑。
1.热门资源“抢的人多,风险也大”
孙叔敖知道,好地就像现在的“热门行业岗位”“黄金地段商铺”,人人都想要,自然会有明争暗斗。比如有人靠关系拿到热门岗位,结果因为竞争太激烈,稍微出错就被替换;有人抢着租黄金地段商铺,结果租金太高、同行太多,没几个月就倒闭。而“坏地”像“冷门但稳定的技术岗位”“偏僻但刚需的社区小店”,没人抢,反而能长久做下去。
2.没人要的“坏资源”,反而能“低调保稳”
寝丘因为“地差名差”,没人愿意争,孙家才能“独占”。这就像职场里,大家都去抢“能接触领导的前台岗位”,觉得能快速升职,结果换领导就被换掉;而有人选择“没人愿意干的档案管理岗”,虽然不起眼,但因为熟悉公司所有档案,成了不可替代的人,反而一直稳定,还因为细心被提拔成行政主管。
二、当代“孙叔敖式选方向”案例:不抢热门,选“冷门稳路”反而走得远
孙叔敖这种“选坏地保家业”的智慧,现在不管是选工作、创业,还是投资,用好了都能避开“热门陷阱”,稳稳守住自己的“家业”(工作、事业、资产)。
案例1:程序员不抢“算法热门岗”,选“冷门运维岗”,反而成公司核心
小李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当年同学们都挤破头想进大厂做算法岗,觉得“薪资高、升职快”。小李却没跟风,反而选了大家都觉得“没前途”的运维岗,还跟同学说:“算法岗竞争太激烈,每年都有大批新人进来,稍不注意就被淘汰;运维岗虽然冷门,但公司所有系统都得靠运维,只要我把技术练扎实,就没人能替代我。”
果然,3年后,当年进算法岗的同学,有一半因为“KPI不达标”被优化;而小李因为熟悉公司所有系统,能快速解决各种故障,成了运维团队的核心。去年公司系统升级,遇到一个棘手的技术问题,只有小李能解决,老板直接给他涨了50%工资,还让他带团队。小李说:“幸好没去抢热门,选了没人要的运维岗,反而稳扎稳打,成了不可替代的人。”——这就是孙叔敖的思路:热门岗位像好地,抢的人多易翻车;冷门但刚需的岗位像坏地,没人抢反而能长久站稳。
案例2:创业者不抢“网红餐饮”,开“社区便民菜店”,反而稳赚不赔
小王想创业,身边人都劝他开“网红奶茶店”“网红火锅店”,说“年轻人都爱去,赚钱快”。小王却没听,反而在小区门口开了家“便民菜店”,还搞“线上订菜、上门送菜”。有人笑他“没眼光,卖菜赚不了几个钱”,小王却觉得:“网红店火得快,凉得也快,还得跟几十家店竞争;小区里的人每天都要吃菜,这是刚需,只要我菜新鲜、价格公道,就不愁没生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