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商品交流展销会”的成功,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县城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改制初期迷茫而忐忑的百货公司。
首日客流翻倍的盛况,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摊位费收入和参与商品的热销,更极大地提振了公司内部的士气。
那些曾经对梅小红方案持怀疑态度的老员工,如今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信服和敬佩。连经理老马见到她时,紧绷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些许笑意,甚至主动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了一句:“小红啊,这次干得不错!”
小红穿梭在依旧热闹的集市现场,听着耳边嘈杂却充满生机的讨价还价声,看着顾客们提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地离开,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汗水浸湿了她的衬衫后背,阳光晒红了她的脸颊,但她毫不在意。这种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改变,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
她甚至开始构思,如何将这种集市模式常态化、定期化,成为百货公司吸引客流、盘活资产的一个特色窗口。
然而,就在她踌躇满志,准备进一步大展拳脚之时,一股来自资本深处的寒流,已悄然袭来,瞬间冻结了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
改制后的第一次正式董事会议,在新设立的、铺着崭新蓝色桌布的长条会议室内召开。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油漆味和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往日会议室里那种陈腐、拖沓的气息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硬、高效的陌生感。
梅小红作为分管业务的副经理,列席会议。她注意到,除了经理老马、厂长王德发等几位原班领导外,会议桌旁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为首的是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梳着油光水滑的背头,穿着一身价格不菲的藏蓝色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金表,手指间夹着一根粗大的雪茄,尽管会议室墙上明确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眼神锐利而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慢悠悠地扫视着在场每一个人,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居高临下的笑意。
他就是新引入的民营资本代表,占股百分之三十的大股东——周老板。
会议伊始,周老板的发言就定下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基调。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手指敲击着桌面上一份财务简报,声音洪亮却带着冷意:
“马经理,王厂长,各位同仁。”他吐出一口烟圈,烟雾袅袅上升,模糊了他略显精明苛刻的面容,“公司的状况,我看过报表了,很不乐观。改制,不是换块牌子,更不是搞些花里胡哨的集市热闹一下就完事的!归根结底,要看到效益!看到利润!”
他的目光像鹰隼一样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老马身上:“现在公司的包袱太重了!尤其是人力成本!这么多闲人,吃着大锅饭,效率低下,怎么竞争?怎么赚钱?”
老马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勉强笑道:“周老板,员工的安置和福利,是改制方案里明确要保障的,稳定压倒一切嘛……”
“稳定?”周老板嗤笑一声,打断了他,雪茄灰随意地弹落在光洁的桌面上,“没有利润,公司垮了,大家都喝西北风去,那才叫最大的不稳定!我的意见很明确,”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必须缩减不必要的开支,第一步,就是缩减员工福利!食堂补贴、交通补贴、劳保用品标准,全部下调百分之三十!还有,那些工龄长、工资高、干活少的老油条,该内退的内退,该裁撤的裁撤!我们要的是能创造价值的年轻人,能吃苦耐劳的人,不是养着一群祖宗!”
这番话如同冰水泼入滚油,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炸开。
几位原来的公司领导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彼此交换着震惊而愤怒的眼神。王厂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在周老板那强硬的气势下,又咽了回去。
梅小红的心猛地揪紧了。她清楚地知道,这些所谓的“闲人”、“老油条”,很多都是和王大姐一样,在百货公司干了一辈子的老员工,他们或许观念陈旧,手脚慢了些,但他们把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公司就是他们的家。
缩减福利,甚至裁员?这无异于直接撕毁改制时对员工的承诺,将他们推入困境!
一股热血冲上头顶,小红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
她的动作有些突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周老板那双带着审视和些许讶异的眼睛。
“周老板,我反对这个提议!”小红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但清晰有力,“员工是公司的基础!尤其是很多老员工,他们对商品、对客户非常熟悉,是公司的活字典和宝贵财富!刚刚有点起色的‘周末集市’,很多工作也离不开他们的经验和支持!我们不能只看短期利润,就轻易牺牲员工的利益!这会寒了大家的心,也会让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士气荡然无存!我们应该想办法开拓业务,增加收入,而不是从员工嘴里抠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