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光中学篮球馆内,汗水与地板清洁剂的气味混合,在空气中弥漫。训练已经结束,大部分队员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只有少数几人还留在场上。
角落的一个半场,黄濑凉太又一次重重地摔倒在地板上,篮球脱手,滚到了界外,发出沉闷的“砰砰”声,最终无力地停下。他撑着地面,大口喘着气,金色的发丝被汗水浸湿,黏在额前,俊朗的脸上写满了挫败与不甘。
“不行……还是不行!”他捶了一下地板,声音带着一丝烦躁,“为什么就是不行?”
他刚才尝试模仿的,是青峰大辉那标志性的、如同野性猎豹般的无定式快速突破。动作学了个七八分像,流畅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最关键的第一步启动和身体对抗时的重心变幻上,总是差之毫厘,结果就是动作变形,要么自己失误,要么在实战模拟中被防守者轻易看穿。
青峰抱着胳膊靠在远处的篮球架上,嘴角撇了撇,语气带着他特有的、并非恶意却足够伤人的直率:“所以说,劣质品就是劣质品。我的动作可不是看两眼就能完全抄去的,小黄濑。”
这话像一根针,精准地扎进了黄濑此刻最敏感脆弱的地方。他猛地抬起头,眼眶有些发红,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连失败的借口都找不到。
“小青峰你……”
“青峰,”一个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打断了即将升腾的火药味。陈屿川走了过来,他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加练,额角还有细密的汗珠。他先是对青峰摇了摇头,示意他少说两句,然后向黄濑伸出手。“起来,凉太。摔倒了,站起来就好。”
黄濑看着陈屿川伸出的手,那手掌不像青峰那样布满粗粝的茧子,却修长有力,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稳定感。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抓住了那只手,被陈屿川一把拉了起来。
“屿川哥……我是不是很没用?”黄濑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罕见的自我怀疑,“连模仿都做不好了。”
陈屿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弯腰捡起地上的篮球,在指尖轻松地旋转起来。“模仿本身没有错,凉太。你的天赋是‘完美无缺的模仿’,这是你强大的根源。但问题在于,你太急于求成,太想立刻变成‘另一个青峰’,反而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他停下旋转的球,目光平和地看着黄濑:“青峰的动作,是建立在他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和无数次实战磨练形成的球感之上的。你只看到了他动作的表象,却没有理解他重心转换的时机、发力瞬间的肌肉控制,以及面对不同防守时下意识的微调。这些,不是单靠‘看’就能完全掌握的。”
这时,桃井五月拿着她的笔记本快步走了过来,粉色的长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屿川君说得对!黄濑君,我记录了刚才你几次尝试模仿青峰君突破时的影像和数据对比。”
她翻开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复杂的动作分解图和潦草的数据注释。“你看这里,你的启动步幅比青峰君平均大了3厘米,这导致你第一步的爆发力虽然足够,但后续衔接时重心偏高,不稳定。还有这里,在对抗转身时,你的轴心脚移动了0.5秒,这在对**浦中学那种强调身体对抗的防守下,绝对是致命的。”
桃井的数据分析一针见血,将黄濑感觉上的“不对劲”具象化成了清晰可见的偏差。
黄濑看着那些图表和数据,有些发愣。他一直是靠感觉和天赋在模仿,从未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陈屿川拍了拍黄濑的肩膀:“看到了吗?不是你的天赋出了问题,是基础还不够牢固。高楼大厦,地基不稳,模仿来的华丽技巧就像空中楼阁,一碰就倒。特别是我们下一场的对手,三浦中学,他们以‘粗暴防守’闻名,小动作多,身体接触频繁。在这种比赛中,基础技术的重要性,远大于一两个炫目的招式。”
他拿起另一个球,做了一个最基础的三威胁姿势,然后是连贯的体前变向、背后运球、转身运球。动作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青峰那种狂野不羁的影子,但每一个动作都极其标准、稳定,球仿佛黏在他手上一样,节奏分明,毫无破绽。
“来,”陈屿川将球传给黄濑,“忘记青峰的动作。今晚,我们只练最基础的运球和护球。我陪你。”
黄濑接过球,看着陈屿川认真的眼神,又瞥了一眼旁边还在努力比对数据的桃井,心中的沮丧渐渐被一股暖流和重新燃起的斗志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好!拜托了,屿川哥!”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空旷的球馆里只剩下篮球撞击地板的规律声响,以及陈屿川不时响起的温和指导声。
“重心再低一点,对,感受膝盖的弯曲。”
“变向时手腕要发力,手指控制球的方向,不是用手掌推。”
“护球手要抬起来,主动格挡,想象防守人的手随时会伸过来。”
“节奏,注意节奏变化,不要一味求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