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
江南市西芦区。
大学城周边的老街褪去白日的喧嚣,路灯昏黄的光晕洒在路上。
沿街的书店、文具店紧闭门窗,玻璃上凝结着薄薄的水汽,模糊了内里的陈设。
唯有街角一处废弃的旧书楼,透着若有若无的墨香,与阴寒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醒目。
这里正是西芦阴域毛笔先生的盘踞之地。
一道玄铁色流光划破夜空,带着沉稳的破空之声,稳稳落在旧书楼前。
落地时力道凝而不发,仅震得脚下地面泛起一圈细微的纹路。
吕蒙身披玄铁重铠,甲胄上錾刻着细密云纹,纹路间流转着凝练的鬼气,泛着幽冷锐利的光泽。
厚重的战甲非但不显笨拙,反而衬得他身形愈发魁梧如岳。
肩背挺拔如峰,往那一站便自带沉凝如山的气势。
他面容刚毅,下颌线条紧绷,一双眼眸锐利如刀。
扫过眼前这座爬满青藤的旧楼,眉头微挑,却无半分轻慢。
“传闻毛笔先生乃南宋落第秀才所化,魂寄文墨,擅耍笔墨诡术,倒会选这么个清净地方。”吕蒙低声自语。
他素来勇毅果敢,最擅近战破局,但此次临行前,汪晓特意叮嘱,西芦阴域多有书魂、文鬼,皆是护佑文脉之属。
若非必要,切勿伤及根本。
吕蒙虽好战,却非鲁莽之辈,嘱托早已记在心上。
此番前来,意在收服而非清剿。
话音刚落,旧书楼那扇朱漆斑驳的大门自行开启,仿似有无形之手在牵引。
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并非寻常墨汁的腥气,而是带着古籍纸张的温润与松烟的清冽。
却又夹杂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寒与纸张腐朽的气息。
楼内漆黑一片,唯有无数萤火虫大小的墨点在空中漂浮,忽明忽暗,勾勒出一条蜿蜒向上的路径,似在引路,又似在试探。
“来者可是拂晓鬼盟的使者?”一道温文尔雅却带着几分孤傲的声音从楼内深处传来,不急不缓,如同文人吟哦,“老夫闻鬼盟近来收服数区阴域,声势正盛,料想今日会有人登门,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吕蒙冷哼一声,却未贸然闯入,而是凝神感知四周。
旧书楼周围的阴气虽浓,却无暴戾之气,反而透着几分书卷的沉静。
他略一沉吟,踏步而入,魂气在掌心泛起柔和的幽光,刚好照亮身前丈许之地,既不刺眼,又能防备突袭。
楼内是藏书阁的格局,书架高耸入顶,几乎触碰到阁楼的横梁,密密麻麻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残破的卷轴。
那些书籍的装订样式各异,从线装到简牍,跨越了数百年时光。
只是诡异的是,那些书页上的文字竟在缓缓蠕动,时而聚拢,时而散开,隐约组成晦涩的字句。
空气中的墨香愈发浓郁,吸入肺腑,竟让魂体都感到一丝奇异的滞涩。
吕蒙止步于大厅中央,目光扫过四周异动的古籍,语气沉声道,“本将吕蒙,奉盟主之命,前来收编西芦阴域。毛笔先生,你麾下鬼属多为书魂文魄,护佑一方文脉,本心向善,盟主素来敬重此类守序之魂。你若归降,鬼盟可保你与麾下鬼属安宁无忧,更有修炼圣地可供潜修,魂器丹药助力精进;若执意顽抗,休怪我刀下无情!”
他这番话看似强硬,实则留有余地。
既点明了鬼盟的立场,又道出了归降的益处,更暗示了不愿伤及无辜的心意。
“归降?”毛笔先生的身影从西侧书架后缓缓显现。
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南宋儒衫,领口袖口磨出了毛边,却依旧整洁。
面容清瘦,颧骨微高,颔下留着三缕长须。
虽已化作阴魂,却仍带着文人的儒雅风骨。
他手中握着一支羊毫大笔,笔杆泛着温润的包浆,笔尖滴落的墨汁落在地面,竟瞬间化作一个个寸许高的墨色小吏。
那些小吏身着古代官服,手持文书,在地面列队站定,神态恭敬却透着诡异。
他身后,两名身着皂衣、腰束玉带、手持墨斗的墨汁判官并肩而立,身形挺拔。
周身墨气翻腾如浪,隐隐透着鬼侍级巅峰的气息,竟是仅次于鬼师级的强者。
更有数十名书魂飘在空中,化作一张张展开的书页形态,边缘锋利如刃,泛着寒光。
毛笔先生语气带着几分愤懑,眼中闪过一丝悲怆,“我寒窗苦读十载,悬梁刺股,饱读诗书,只求一朝金榜题名,为国效力,却屡试不第,遭人排挤,含恨而终。死后魂魄不散,只得寄魂于此旧书楼,守护这些传世典籍,助那些寒门学子开卷有益,不求回报。拂晓鬼盟骤然崛起之事,我也略有耳闻。今日你来此,无非是想将我这西芦阴域也纳入囊中,让我沦为扩张势力的棋子罢了!”
他手中毛笔猛地一扬,笔尖墨汁飞溅,“想让我归降,需先过我这‘笔墨阵’一关!若你能破阵,且能答出三问,我便心甘情愿归降;若不能,便请将军原路返回,休要再提收编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