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也是大周一。
清晨的空气还带着一夜沉淀下来的凉意,天际刚泛起鱼肚白。
詹晓阳悄然起身,没有惊扰身旁还在熟睡的刘小惠。他轻手轻脚地穿衣出门,踏着朦胧的晨光,再次前往南春桥市场。
清明临近,狮头鹅团购是眼下另一件要紧事。
市场里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黄爸爸的摩托车停在老位置,他正和陈舅舅一起往下卸着卤鹅。
看到詹晓阳走过来,黄爸爸停下手中的活,用围裙擦了擦手。
“晓阳,这么早?”
“黄叔,早。过来问问清明团购的情况,心里好有个底。”詹晓阳已开门见山。
黄爸爸掏出烟,点燃吸了一口,说道:“订单陆陆续续在来,目前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一百五十份左右了。不过,老陈粥店的陈老板说要等到明天中午才能最终确定数量和收齐定金。按往年的经验,真正的预订高峰就是今明后这三天,各个鹅肉摊上的散客预订会集中报上来。我估摸着,最后总数应该在三百五十份到四百份之间浮动。”
这个数字和詹晓阳自己的预估基本吻合。他点点头:“嗯,和我猜的差不多。辛苦黄叔多费心盯着,特别是摊主那边的汇总要及时。”
“放心,我心里有数。”黄爸爸应道。
两人又简单交流了几句,天色渐亮,各自都还有事要忙,便分开了。
詹晓阳心里对清明节的这波“附加”业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关乎到他承诺的赠品鞋发放和新店后续的客源引流。
上午,卫校照例举行周一的班级例会。班主任蔡老师站在讲台上,强调了即将到来的清明祭扫活动。
“同学们,本周三,也就是四月三日上午十点,我们全体同学将在学校集合,统一前往潮城西湖烈士纪念碑,举行清明悼念活动。这是一次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着装整洁,举止庄重。届时,请班委中的女同学们负责组织大家制作和佩戴小白花。另外,晓阳同学,”蔡老师目光转向詹晓阳,“活动的简讯报道工作,还是交由你负责,提前做好准备。”
“好的,蔡老师,我会认真准备。”詹晓阳起身应道。他之前已得到过蔡老师的授意,心里早已开始构思报道的角度和内容。
一天的课程在平静中度过。下午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收拾书包准备离开。詹晓阳悄悄给刘小惠递了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惠儿,我先去鞋店看看大姐她们,晚自习前回来。”刘小惠会意地点点头。
詹晓阳独自坐上前往南郊路的三轮车。
经过周末两天疯狂的开业促销,周一的商业街显得冷清了不少。来到“双兴运动鞋专卖店”门口,他看到卷闸门只开了大半,店内灯光温暖,顾客寥寥,只有大姐和霞姐在店里。
“大姐,霞姐!”詹晓阳迈步走进店里。
“晓阳?你怎么来了?”大姐看到詹晓阳,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笑容,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鞋盒迎了上来。霞姐也高兴地打招呼。
“过来看看你们。怎么样,周末累坏了吧?”詹晓阳环顾了一下店内,货架上的鞋子经过周末的销售,显得有些空荡,但摆放还算整齐,地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还好还好!”大姐连忙说,虽然眼圈下还有淡淡的青色,但精神头很足,“在老家的时候,农忙季节起早贪黑,比这可累多了。这点活儿,不算啥!”
霞姐也附和道:“就是站着说话多点,比下地干活轻松。”
詹晓阳心里明白,站店销售看似不用风吹日晒,但对精神和体力的消耗同样巨大,尤其是连续高强度的两天。
他看着姐姐们朴实而坚韧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有些心疼。
“姑姑、姑父和小军呢?”詹晓阳问。
“他们去后面吃饭了,让我们先看会儿店,等他们回来换我们去吃。”大姐回答。
“今天店里情况怎么样?”詹晓阳更关心的是开业后的常态运营。
大姐拿出一个简陋的笔记本,翻看着说:“上午人还挺多的,主要是些附近住的阿姨伯伯,来买周末看到的款式,或者问问还有没有99块两双的活动。下午的客人就少多了。卖出去的也多是便宜些的鞋。”
詹晓阳点点头,这个情况在他的预料之中:“嗯,正常。周末是消费高峰,周一到周五自然会平淡很多。以后估计也会是这个规律,上午是中老年顾客出来买菜、锻炼顺便逛逛,晚上是下班放学后的年轻人。我们要适应这种节奏。”
他看这会儿店里没客人,是个谈话的好时机,便示意大姐和霞姐坐下:“大姐,霞姐,你们坐,我趁这个机会,跟你们聊聊以后店里日常管理的一些事情。”
姐妹俩见詹晓阳神色认真,便搬来凳子,在收银台旁边坐下,像认真听课的学生一样看着詹晓阳。
詹晓阳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系统地阐述他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