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开正日。
老家的俗语里,这一天象征着年节的诸多束缚已然松开,尘世的生活重新按下启动键。
各种营生开张,人情走动复苏,甚至连平日里需要克制的口角争执,在这一天也仿佛被默许了——果不其然,清晨时分,远处便隐约传来了某户人家激烈的争吵声,如同一种奇特的年俗背景音,宣告着寻常日子的回归。
若依照詹晓阳前世的轨迹,从初四到初七这几天,他定然是家中最难觅踪影的一个。
少年的心如同拴不住的野马,不是被这个同学拉去聚会畅谈未来,就是被那个朋友唤去游荡乡野,享受着假期最后的疯狂。
然而,重生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主动且彻底地打破了这惯例。初五、初六整整两天,他将自己牢牢地“锁”在了二楼那间属于他的小房间里。
窗外,是断续的鞭炮碎响、邻里拜年时提高音量的寒暄,以及孩子们追逐嬉闹的欢腾声浪,交织成一片充满烟火气的春节交响。
窗内,却是一方异样的宁静天地。书桌上,一盏旧台灯洒下暖黄的光晕,照亮了一本摊开的崭新笔记本,旁边放着珠笔和一个小巧的计算器。
詹晓阳需要这段无人打扰的时光,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将领,在战前细致地推演沙盘,重新梳理和构筑新一年的商业版图。
促使他做出这一改变的,是大姐(刘小惠的姐姐)的加入。这成了一个关键的变量,打乱了他原先“见好就收”、年后主攻鸡蛋和波鞋的计划。
他必须为大姐提供一个稳定且可观的收入来源,而继续经营已经打下良好基础、且大姐能够快速上手的鸡蛋生意,无疑是最佳选择。原有的规划,必须进行调整和深化。
他深吸一口气,摒除杂念,笔尖落在光滑的纸面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思绪如潮水般涌出,又被他冷静地梳理、归纳,最终清晰地凝结为三大核心战略板块。
第一板块:深化与黄爸爸的狮头鹅合作——夯实根基
这是最成熟、也是当前最核心的现金流业务,更是对大姐承诺的基石。
他深知,春节后持续的寒潮必然推高生鹅收购成本,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需要更具前瞻性和竞争力的策略。
他在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标题,然后逐条罗列:
? 价格体系重构:
? 供货价:11元/斤。
? 批发给各合作摊点定价:15元/斤。
? 建议终端市场零售价区间:25 元/斤,但必须送鸡蛋一盒;给予摊主每斤8元以上的丰厚利润空间,极大增强其销售积极性和忠诚度。
? 产品策略优化:
? 整只出售,简化操作: 年后主打整只卤鹅销售,鹅头、鹅翅、鹅掌、鹅胗等杂件不再单独高价切割售卖,而是与鹅肉同价(按整只重量计算)批发。此举简化了黄爸爸那边的加工和称重流程,也避免了摊主因杂件价格波动而产生的纠纷,更重要的是,将潜在的利润明明白白让渡给终端摊主,巩固合作关系。
? 捆绑促销,提升价值: 延续并固化“买鹅肉送鸡蛋礼盒”的增值服务。将鸡蛋礼盒作为标配赠品,提升整只鹅肉礼包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有效区别于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同类产品。
? 运营与结算模式调整:
? 结算流程简化: 黄爸爸在每日送货时,直接与各摊点结算前一天的货款。詹晓阳这边则与黄爸爸按周(暂定每周六)核对总量,统一结算。此举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也减轻了詹晓阳的日常事务压力。
? 目标与效益测算:
? 他心中粗略估算:若能维持日均销售25只鹅,每只平均20斤,日流水即为500斤。按每斤4元毛利计算,日毛利可达两千元左右,每日净收益依然相当可观,足以稳稳支撑后续发展积累的资金。
写下这些条理清晰的规划,詹晓阳仿佛已经看到了黄家作坊里重新升腾的蒸汽炊烟,听到了卤锅里咕嘟咕嘟的沸腾声。这块基石,必须打得牢固。
第二板块:承包运营土鸡蛋礼盒项目——模式升级,品牌试水
这是对年前与汪姑父合作成功的“百分之百中奖”促销活动的系统化升级,旨在将其从一个短期活动转变为可持续运营的快速消费品项目,并初步尝试品牌化运作。
他翻过一页,开始详细勾勒第二板块的蓝图:
? 成本与定价策略:
? 单盒鸡蛋礼盒综合成本(含鸡蛋、包装、基础物流)控制在 2元/盒。
? 零售定价为 3.98元/盒,价格亲民,易于冲动消费。
? 核心营销引擎——“买三送一”与“百分百中奖”:
? 活动机制: 坚持“买三送一”核心促销(顾客支付11.94元,实际获得4盒鸡蛋,实际成本为8元)。
? 终极吸引力: “百分之百中奖”。确保每位购买者都能获得奖品,极大提升购买**和满意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