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夜安好。
腊月二十三,清晨。闹钟依旧在凌晨五点的黑暗中执着地响起。
詹晓阳几乎是瞬间清醒,伸手按掉闹铃。身旁的刘小惠也被惊醒,下意识地就要跟着起身。
詹晓阳轻轻按住她的肩膀,低声道:“今天早上我一个人去就行,你再睡会儿。”
刘小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外面冷……”
“没事,就一会儿,交代点事就回来。”詹晓阳语气温和却坚定,帮她掖了掖被角,“等我回来。”
他原本今天并不想早起,但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明天就是南方的小年,在潮汕地区,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有“送灶神上天”的习俗。家家户户会在傍晚准备丰盛的贡品敬奉灶神,祈求来年家宅平安、衣食丰足。
小年到了,意味着春节真的临近了。记得小时候,过了小年,家长会让孩子不能吵架,不能说脏话。
这也意味着,明天各个摊点对鹅肉的需求量必然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他必须提前和黄爸爸打好招呼,让他做好充分准备。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迅速穿衣下床。出门前,又回头看了一眼蜷缩在温暖被窝里的刘小惠,心里软了一下,轻声重复道:“等我回来。”
詹晓阳背起装有昨日货款和团购清单的小包,匆匆下楼。
冬日的黎明,寒气刺骨,他小跑着,只用了三分钟就到了南春桥市场口。
天色刚蒙蒙亮,市场里却已经活跃起来,各个摊主都在为年关最后的销售高峰做着准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忙碌而又充满期盼的气氛。
很快,黄爸爸和陈舅舅的摩托车到了。大家手脚麻利地卸下许老板和陈姨的日常鹅肉后,詹晓阳示意黄爸爸和陈舅舅一起,三人蹲在摊位旁一个稍微避风的角落里。
詹晓阳先接过黄爸爸递过来的今日送货清单,扫了一眼。然后,他将自己带来的、装着货款和团购汇总的信封递给黄爸爸,语气认真地说:“黄叔,这是昨天的。另外,有件要紧事。明天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按咱们这儿的习俗,家家户户晚上要‘拜灶爷’,鹅肉是少不了的贡品。我估计,今天傍晚前,各个摊点还会收到不少加急订单,都是为明天准备的。”
黄爸爸和陈舅舅一听,神色立刻凝重起来,作为本地人,他们深知小年习俗对鹅肉需求的影响。
詹晓阳继续部署:“所以,您今天回去后,至少得按这个量准备:日常销售的鹅肉,先备40只;团购礼品装的,备60只。这还只是保底估计。明天送货,两辆三轮车肯定不够,您得提前再借一辆车,或者安排两趟送。具体最终的数字,我今天傍晚给您打电话确认。”
黄爸爸连连点头,掏出皱巴巴的烟盒,点上一根,深吸一口,仿佛在消化这个紧急又重大的任务:“晓阳,你提醒得太及时了!我光顾着乐,把这茬给忘了!小年……对对对!你放心,我回去就安排,人手不够就把我弟、弟媳妇、侄子他们也叫来帮忙!车的事不难解决!”
看到黄爸爸高度重视,詹晓阳稍稍放心,接着又说了一件更长远的事:“黄叔,还有件事。趁着这几天有空,您抓紧把家里的程控电话装一下。以后联系方便。等过完年,我准备把狮头鹅的日常销售和团购这块业务,慢慢都转交给您和朝彬来主要负责。到时候,客户订货直接打电话找您,您这边统一安排生产和配送,渠道更顺畅,也省去中间很多环节。”
“这……”黄爸爸听到这话,猛地愣住了,夹着烟的手停在半空,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这意味着詹晓阳要将一个已经看到巨大利润和前景的成熟业务,完全交到他们父子手上!这份信任和馈赠,实在太重了!
詹晓阳看出他的激动,摆摆手,制止了他可能说出的推辞或感谢的话,语气平静地说:“黄叔,这事等忙完年关这阵再说。眼下最要紧的,是把明天小年这一仗打好!您这边是根基,千万不能出岔子!”
“哎!哎!晓阳,你放心!我……我们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的!”黄爸爸声音有些哽咽,用力地保证道。
事情交代清楚,黄爸爸和陈舅舅骑着摩托车,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感驶向其他送货点。詹晓阳也转身回了小屋。
屋里依旧温暖安静,刘小惠果然还乖乖地躺在被窝里,听到他回来,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詹晓阳快速洗漱了一下,冰凉的水让他打了个激灵,彻底清醒。然后,他脱掉外套,重新钻回那个被刘小惠体温烘得暖洋洋的被窝。
几乎在他躺下的瞬间,刘小惠就像只寻求热源的小猫,立刻依偎过来,手臂自然地环住他的腰,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感受着怀中温软的身体和全然的依赖,詹晓阳觉得凌晨的奔波和所有的殚精竭虑,在这一刻都变得无比值得。他收紧手臂,两人相拥着,再次沉入安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