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在林间穿行,发出呜咽般的呼啸。
夜色吞噬了一切,伸手不见五指。
孤狼部队在漆黑的山林里摸索了两个钟头,终于寻到一处背风的隐蔽山坳。
“今晚就在这休息。”
李默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王根生,你带人警戒,两小时一班。其他人,吃东西,补充体力。”
命令下达,弟兄们立刻行动。
他们从背包里掏出日军单兵口粮,冰冷的罐头和干硬的饼干,此刻却成了难得的美味,狼吞虎咽地塞进嘴里。
李默没有休息。
他独自爬上山坳旁的一块高地,身形与黑暗融为一体。
【枪械通晓】带来的超凡感官,让这片黑暗在他眼中亮如白昼。
风吹过草叶的簌簌声。
远处野兽的低嚎。
甚至几十米外,一只甲虫爬过腐叶的细微轨迹。
一切都无比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在侦察,更在思考。
物资总有耗尽的一天,一百三十多张嘴,消耗巨大。
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稳定的补给来源。
“自给自足,因粮于敌。”
李默轻声念出这八个字,目光越过重重山峦,投向东北方向。
地图上显示,那边三十里外,有一条连接县城的公路。
那是日军后勤补给线。
有补给线,就有运输队。
有运输队,就有机会。
李默在山顶纹丝不动,潜伏了整整一夜。
凌晨,天边刚泛起一抹微弱的鱼肚白,他的耳朵蓦地一动。
来了!
一阵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引擎轰鸣,从东北方向隐隐传来。
李默立刻举起望远镜。
视野尽头,土黄色的公路上,一支小型车队缓缓驶来。
三辆卡车,前后各有一辆挎斗摩托车护卫。
车上帆布遮盖,但从车轮陷进泥土的深度判断,货物份量十足。
车队约二十余名日军,神情懈怠,有人甚至把枪扔在车斗里,大咧咧地坐在边缘抽烟。
在他们看来,这片“皇军”治下的区域,安如后院。
李默的唇角微微上扬,那是一个捕食者发现猎物时的本能反应。
一个完美的,移动的补给包!
他迅速滑下高地,返回营地。
“弟兄们,开饭了!”
李默的第一句话,让所有睡眼惺忪的士兵瞬间清醒。
他将地图铺在地上,用树枝画出公路与车队的位置。
“东北方向三十里,一支鬼子运输队。三辆卡车,二十几个鬼子,装备精良,但警惕性为零。”
钱虎的眼睛里瞬间爆出精光:“默爷,您说怎么打!”
“打,但不能像以前那样硬冲。”
李默的表情严肃起来。
“我们是孤狼,不是蛮牛。我们打的是伏击战,是闪电战!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向这些出身旧军队的士兵,灌输现代特种作战的理念。
“行动代号‘早餐’。目标不是全歼,是抢东西!五分钟内,必须结束战斗,撤离现场。”
“钱虎,你带二十个枪法好的弟兄,在公路南侧高地设主阵地,用机枪和步枪负责火力压制,把鬼子注意力全吸过去。”
“是!”
“王根生,你带十个弟兄,把所有手榴弹都带上,在公路北侧,车队预计停止位置的前后两端埋设诡雷!记住,要连环雷,一颗响,片片响!务必把他们的退路和去路都给我炸断!”
王根生一听有手榴弹玩,顿时眉开眼笑:“放心吧默爷,保证给他们来个‘遍地开花’!”
“其余人,跟我组成突击队。等钱虎那边开火,我们就从侧翼冲上去,抢了东西就走!”
李默的计划,简单、清晰,每个环节都透着一股狠辣与高效。
弟兄们听得心脏怦怦直跳。
这和他们以前打的仗,完全不一样。
没有冗长的战前动员,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只有冷静到极致的计算和对胜利的绝对自信。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一百多人齐声低吼,声震山林。
“出发!”
半小时后,伏击圈布置完毕。
钱虎带着人趴在公路南侧的土坡上,黑洞洞的枪口死死锁定下方蜿蜒的公路。
王根生则带着他的“爆破组”,在公路两头忙得不亦乐乎,一根根细不可见的绊索,连接着一颗颗伪装在草丛里的手榴弹。
李默带着主力突击队,潜伏在公路北侧茂密的灌木丛中,距离公路不足五十米。
所有人屏息凝神,等待猎物踏入陷阱。
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近。
两辆挎斗摩托车率先出现,后面跟着三辆慢吞吞的卡车。
日军车队毫无察觉,大摇大摆地驶入了孤狼们精心准备的死亡地带。
当最后一辆卡车完全进入伏击圈,一直静默不动的李默,缓缓举起了手中的98K。
他的目光,锁定了第一辆摩托车的驾驶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