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计划”评审会的尘埃刚刚落定,管理层大会的震撼与狂欢仍余波未平。
但张伟深知,大会上的宣告是针对集体的定调,而真正能穿透人心、将领导力刻入灵魂的,往往是关起门来的那一对一的谈话。
加薪和期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通知”环节,而是一个关键的“领导力仪式”。
一位CEO能否利用好这个时刻,清晰地传递出:
“我看到了你的价值”这是(认可)。
“你对我很重要”这是(意义)。
“我想和你共创未来”这是(承诺)。
“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多”这是(期望)。
这些将直接决定了这笔激励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只能买到员工未来几个月的积极性,还是能“购买”到他的真心、忠诚和无限的潜能。
于是张伟对本次调薪加期权的名单,确认好之后,分成了3类谈话类型,第一类张伟谈话,第二类小玲谈话,第三类HRBP和主管谈话。
主要是张伟的时间不够,大几十人啊,张伟能把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人搞定,已经是很猛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伟推掉了所有日程,只为了完成对调薪、加期权的领导力雕琢进行谈话。
傍晚,张伟的办公室。
夕阳透过玻璃幕墙,给房间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张伟从迷你冰箱里拿出两瓶精酿啤酒,用开瓶器“啵”地一声打开,递了一瓶给沙发上略显局促的小赵。
“放松点,不是开会。”张伟笑着,自己先灌了一口,“啧,还记得吗?当年咱们在‘宏森集团’做SAP顾问时,上线前的数据、系统、流程死活跑不通,你搞数据,我调试标准程序的BUG,熬到第三天凌晨终于搞定了,窗外太阳也刚好升起来。你当时说了句啥?”
小赵愣了一下,那段尘封的、充满汗水与激情的记忆瞬间被激活,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角的细纹也舒展开来:“我说……‘靠,以后的太阳都得管咱叫哥’。”
“对!”张伟大笑起来,用酒瓶指了指小赵,“就是从那天起,我知道,你小赵不是池中之物。能吃苦,能死磕,关键时候靠得住。”
张伟收敛笑容,目光变得深沉而真诚:
“现在我出来创业,咱们又并肩奋战,公司从零走到A轮,估值15个亿。
‘主脑座舱’从概念到成了咱们的拳头产品,这套交付体系,是你带着人,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磕出来的,一套方法论,一套方法论总结出来的,甚至还划分出了13个交付方法论模板。别人可能忘了,我可记得清清楚楚。
去年‘华联精工’第一次上线,服务器半夜宕机,是你带着团队熬了两个通宵没合眼,硬是从代码底层把bug挖出来解决了。
那一仗,要是输了,咱们横竖纵科技可就要遭受重大打击了。”
小赵听着,鼻头莫名一酸。
那些拼命的日夜,无数个攻坚克难的瞬间,原来老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没说话,只是用力握紧了手里的酒瓶,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他低下头,掩饰性地喝了一大口酒,冰凉的酒液划过喉咙,却点燃了胸中一团暖火。
这些事,老板都记得。
“现在,‘主脑座舱’是咱们的基石,是现金牛,它必须稳如泰山。”张伟话锋一转,“但我不能一直守着它。我得去看新的战场,社交SRM那边,是公司的未来。是编织我们企业全球脑,最重要的一环。”
张伟站起身,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放到小赵面前。
“公司永远不会亏待一起扛过枪的兄弟、战友。这次给你加薪30%。另外,这是80万期权的授予协议。这是你应得的。”
张伟给小赵加薪后,薪资已经大大超过了当时和小赵一起的小李,现在是东莞王总的CIO。
小赵看着那个加薪数字,瞳孔微微一缩。
还有80万期权!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口,不是疼痛,而是一种被巨大价值认可后的震撼。这不是一笔小钱,这代表着他过去所有的拼命,都被量化并被极度认可了。
80万的期权,按照最新在香港上市的toB公司算,这相当于小赵的身价已经1400万了,现在完全和小李不是一个阶层了。
但张伟接下来的话,分量更重。
“但钱和股份,不是我最想给你的。”张伟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我最想给你的,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我打算正式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构建类似华为的‘铁三角’模式,由你,小赵,来全权负责——对人、对事、对利润,全面负责。你不再只是交付头儿,你是这个事业部的‘CEO’。我要你成为我的备份,在我盯着前方新战场的时候,替我守好这片我们打下来的江山。”
“伟哥……”小赵猛地抬起头,喉咙有些发紧,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