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Dialog程序,张伟很快就写完了!因为全流程还没贯通,还没法全面测试,张伟只能自己模拟制造了几笔数据,进行了测试,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快就修改了!后面等着有全流程的正式数据上来后,张伟在和其他同事一起进行全业务链条的测试,现在基本这边的事情算是阶段性的告一段落了!
张伟迫不及待的就开始研究其函数“Function”这一新的技能树了!
首先张伟用SE37事物代码进入函数制作界面,这个SE37可以理解为,SAP系统功能有10多万个功能,为了让用户能快速到达具体的某个功能,于是对这个功能取了一个名字,只要在抬头的功能调用框里输入这个名字,就可以直接调出这个功能,就像前面写报表进入编程界面输入的SE38,这个SE38也是这个意思!
在SE37界面输入alix给他的那个函数名,点查看,进入了函数编辑界面,只是以查看状态的进去的,张伟需要先了解这个SAP的函数是怎么个玩法!
界面就像alix讲的那样,有几个标签,第一个是基本属性的设置!
他发现这个函数编辑界面很是科学,他感觉SAP又专门建造了一套机制来保障函数模式的统一性!输入参数的定义,单个的,多个的,或者是表模式的!
张伟点开了其中一个输入参数,发现是由多个字段组成,张伟仔细一看这些字段名,居然是和自己写报表那些字段名一样的,虽然这个函数的这个参数是alix自己写的,可是使用的参数、命名却是直接使用的SAP原来的名字!
张伟也回想起了,当时自己写各大模块的报表时,SAP是统一字段的,相同的业务点,在各个模块,各个业务场景里使用的字段名是相同的,这点在alix这个程序上也得到了体现!这个函数是alix为了这个“电子采购”项目全新开发的一个函数,可是使用的输入字段,张伟全部查看了,都是使用的SAP原本就用的字段,自己没有新建一个字段!
换句话说,电子采购业务虽然是一个新的业务,可是其被用到的字段,或者叫业务点却都被SAP朗括到了,比如物料号、工厂、交货日期......等等这些业务的具体点,统统不需要重写去建立,当然也可以全新去建立!从SAP的角度来说完全没那个必要,毕竟这一套体系都已经完成了,直接引用就好!
更何况张伟只研究了参数这3个标签页,就很兴奋,感觉这种机制就是量身为自己订做的一样!张伟特别喜欢这种可以复用已有字段,的设定!为什么了呢?因为自己英语差啊,要用字母来命名一个字段,对张伟来说太难了,最后命名出来的字段肯定是拼音,比如这个项目的物料号,这个字段如果让张伟来命名肯定是“wuliaohao”这种拼音模式,最后肯定是会被别人吐槽的,或者就直接暴露了自己英文渣渣的本性了!可是现在没有了,完全不存在了,直接用SAP本身就有的,而且还用的正大光明,名正言顺,重点是你不用,用一个新的,反而是不对的!
张伟再一次,感觉到了,社会才是自己的天空!自己的短板怎么又被完美的规避了!而且是那种自己想show下英文,都变成了一种错误的!彻底的规避!
这种机制对SAP来说,完全不是因为张伟的英语差,而是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点张伟之前就已经领悟了,现在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也找到更加强有力的佐证了,连alix也在被这种机制影响,也是这种机制的坚定的支持者、受益者、推动者!
正因为这种机制本身的价值,所有SAP的从业者才会那么毫无保留的,心甘情愿的追随,维护这个机制!
张伟者完全是歪打正着!乐的合不拢嘴了!
然后张伟点开了,另外一个table的参数页,发现里面也有一个参数!张伟双击这个参数,发现里面的字段还是和前面总结的经验一样的,都是相同的,只是table的名字了,张伟也没在意,这毕竟是参数表,而不是实体表!
当张伟再往下点开时发现这个表就是他们使用的那个实体表!
张伟突然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需要好好的琢磨整理下思路了!
晚上张伟大概9点左右就下班了,把今天研究的函数,和结合这么久的思考,需要再进行一些整合了,张伟习惯性的走在园区的小河边绿化带!
想着,以前他觉得模块和程序融合了,可是这个融合点是如何融合的他还是模模糊糊的!他感觉今天已经找到了具体如何融合的逻辑了!
这个感觉怎么形容了,张伟闭上眼睛,他会有种,眼前有一个球,这个球非常巨大,非常厚实,但是球的其中有某三层中的某个区域他好像已经知道了是怎么构成的了。
或者说这个SAP对张伟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迷宫,张伟在一点一点的探索,目前来看,自己已经探明了这个迷宫的很小的部分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