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阳光从窗帘缝隙斜射进来,光带上还能看到斑驳的尘埃,窗外远处高楼林立,一切看起来都显得那么宁静。
不过此刻张伟的心境,也有了些许的波动,即使自己经历了诸多项目乙方角色的磨炼,也是有点按耐不住了。
会议状态也没有了最开始股东会时的平和了。
看来股东不和、被资本操控,原来就是这样的感受。
还好当初自己没有找普通联合创始人,否则真够自己闹心的。
现在就只是手握天使轮股份的投资人,一年就偶尔开几次会,就得小心应对了。
更何况拥有股份的联合创始人,一天到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果创业理念不合,如果心生嫌隙那估计比此刻更加操蛋了啊。
看来《心力》那本书里写的,公司的股份要慢慢分,是创业历程中多么重要的洞见啊。
后面股东会汇报的内容是,组织架构,期权,A轮融资安排。
张伟觉得这块应该没啥大问题,毕竟属于公司内部运营介绍,起到知会股东们就行了。
所以就安排小玲来讲解组织架构和期权分配,毕竟后面这块都是小玲来操盘。
小玲站起来,打开手中的PPT遥控器,屏幕随即切换到一张清晰的结构图——
上面标注着“核心高管股权激励方案”、“后续轮次融资稀释预测”、“团队持股结构”等几个醒目的大标题。
她轻轻地清了清嗓子,开始平稳地汇报:“目前公司五大核心部门共有141名员工,包含交付、销售、售前、研发以及大后勤部门。行政、HR、财务等事务,全部由我统一负责协调与管理。”
屏幕上的持股结构图异常清晰地显示:张伟、小玲联合持股85%(包括期权池),其余15%则由吴总、汪总、周总三方投资人共同持有。
现场的气氛随着小玲娓娓道来的介绍,似乎有了一丝缓和。
吴总和周总安静地翻着桌面上的资料,汪总则拿出手机慢慢翻看着AI生成的会议记录,一切看似都在平静的轨道中前行。
小玲暗自松了口气,正准备接着讲下一页PPT时,吴总突然抬头,似笑非笑地轻声问了一句:“张总,小玲,你们这夫妻搭档的公司结构,后续有没有考虑优化一下?”
一句话轻轻落下,全场的气氛忽然凝固,像是电影画面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屏幕上转向了吴总。
张伟心头一紧:“卧槽,这也能成为一个问题?”
“优化?吴总,你这是啥问题?”张伟一脸的黑线,问道。
吴总见状,放下了手中的钢笔,语气依旧温和,但每一个字却重重地敲打在张伟夫妇心头:“我过去十年,前后投了不下五十个创业项目,其中有几个夫妻档公司,因为夫妻关系的内部问题,最终搞得股东结构完全失衡,公司管理山头林立,后来公司也随之分崩离析。”
“有一家公司,更是在上市前夕,夫妻反目,上市搁浅,最后只能落得被低价并购的结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股权结构、公司结构里掺杂了感情因素,一旦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不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直接影响到公司整体的稳定性。”
张伟的手指微微的颤抖,脸上的微笑直接僵住,但很快又恢复了从容、淡定。
张伟已经完全明白吴总所说的‘优化’是啥意思了。
吴总并未停下来,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所以我建议,在A轮或者B轮融资前,小玲最好能主动从公司的股权架构、核心高管层退出,仅保留一个荣誉岗位,同时股份如何分配你们夫妻也要商量好。这既能让公司的股权结构更稳定,后续融资也更顺滑。”
话音刚落,全场鸦雀无声,连呼吸声似乎都被刻意压低。
张伟思绪一阵翻涌,先是质疑我的战略,这个算是你们认知盲区我可以给你们解释。
再是想白嫖我的客户,这个算是为了让自己投的公司增值,无可厚非,也能接受。
现在居然要拆散我的公司,我的家庭,那就真的很离谱了。
张伟内心依然翻江倒海,但理智告诉他,这个时候绝不能爆发情绪。
这种场合,表现愤怒只是懦夫行为,是无计可施的歇斯底里,现代社会只有绵里藏针,只有正大光明的阳谋,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从理智上说,吴总说的没有问题,所以他是阳谋,如果此刻撕破脸,后续很难收场,毕竟他手握3个点的股份。
这三个点,不能成事,但他一定可以坏事。
所以,此刻,必须维持明面上的和谐,才有后续的海阔天空。
如果此刻爆发,只能落人以柄,最终落得个创始人脾气暴躁,不稳重的标签。
自己必须保持足够的克制,回归到阳谋本身的问题上来。
确实很多夫妻档的公司出了问题,可是自己不是那样的人,小玲也不是。
自己和小玲,从大学开始,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相互间依然如胶似漆,现在更加成为了真正的创业伙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