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第一次孕育出了真正意义属于自己的‘产品雏形’,兴奋劲过后,回归了理性。
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如何呈现这个产品,这个产品的客群是谁,用户是谁,具体到企业的哪个岗位,他们需要用什么样的功能?
等等依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思考、完善。
创业、搞产品,真的是路漫漫而修远兮啊,肯定不是爽文里,那种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就大爆市场。
这点张伟是很理性的,本·霍洛维茨的那本《创业维艰》,张伟听了3遍了。
还有前段时间的陈哥,现在已经彻底沦为投资人的工具人了。
甚至连SAP孙副总,这种职业生涯,牛逼到爆炸的人,选择的是加入成熟的创业团队,而不是从‘0’开始!
就像当年莱特兄弟的飞机,和现在的飞机,完全是天差地别的。
不过,还好的是,张伟拥有元婴加持的六边形战力系统,这些事可以先交给大脑潜意识里的‘产品经理小精灵’先去思考着。
这也是最近张伟研究出来的大脑使用新技能;任何事,不管有多么复杂,只要被拆分成,大大小小的问题,存放在大脑里,然后就不管了。
只需要偶尔把这些具体的问题,调出来review一下,也就是调出来再问一遍自己,然后又放回大脑,也许某一次review的时候,有些问题就有答案了,但是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反正就是不用专门去想答案,只给大脑提问题、打问号,让潜意识默默的自己去完成这些带问号的任务。
这也算,张伟给自己大脑,开发的另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多进程、多线程的用法了啊。
哈哈,码农,发现的大脑Bug!
张伟自我闭环解释是,反正那些潜意识,一天到晚都在瞎想、瞎窜,还不如给他们一些具体的问题、方向好了!
彻彻底底让每条潜意识,也成为被自己驯化的,‘免费牛马’。
哈哈!码农的白嫖大脑之术!
.....
至于现在嘛,得进入地下搞“暗线”的工作了,嘿嘿!
武汉的夜晚,向来繁华中带点儿神秘。
月黑风高,别人在刷短视频,张伟盯着电脑屏幕,表情难得严肃起来,正在琢磨五大维度问题设计,头发都掉了一坨,怪不得码农都是秃顶!
张伟通过几天的爆肝,终于在刚刚设计出一份问卷,综合了自己苦心孤诣研究出的企业智能体性格特质理论,又从MBTI、大五人格、16PF三大心理学模型里偷师借招,组合成了一套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夺命问卷”。
每个问题都要精准击中企业性格的隐秘角落,既不能太露骨,又要能通过细节看穿本质。
比如:
“公司决策时,更依赖外部专家咨询还是内部数据?“
“业务开展过程中,临时变更计划是否被严格限制?“
“内部数据系统建设是否被视为决策核心?“
张伟设计了整整五十道题,涵盖:信息处理偏好、决策模式、文化驱动、行动模式、创新与执行倾向五大领域。
张伟满意地揉了揉眼睛,发给了陈总。
“张伟,这题目怎么比公务员考试还另辟蹊径啊!”
陈总最后回了一个字:
“稳!“
问卷制作完毕,第一关通过。
接下来,是神秘的第二步。
问卷没有直接交给张伟来发放,而是由并购秘密小组的外部专员,分别送到了三家目标公司——A、B、C公司,以及收购方自己(代号S公司)。
所有资料,全部脱敏处理。
连问卷回收时,都统一编号,防止任何信息泄露。
张伟能拿到的,只有一堆冰冷的数据。
连公司名字都不知道。
代号:A、B、C、S。
这种感觉,就像戴着眼罩打靶,既刺激又变态。
几天后。
文件夹发来了。
张伟点开,四份数据表格静静躺在屏幕上。
每道题,1-5分打分,整整齐齐。
看着这一堆数字,别人可能一脸懵逼。
但张伟,眼睛里却像燃起了小火苗。
真正的推理游戏,现在开始。
张伟穿着皱巴巴的程序员格子衫,蹲在德勤项目组的小角落,开始了数据炼金术。
第一步:绘制性格雷达图。
张伟熟练地调出自己专门为‘企业性格’开发的Excel小工具,导入五十道题,然后自动归档进五大维度,每家公司的性格蜘蛛网图呼之欲出。
A公司:外向爆表,情感驱动,灵活如泥鳅,创新强,执行却像抽风一样忽高忽低。
B公司:内向沉稳,决策谨慎,文化理性,计划性极强,创新偏保守但执行力爆棚。
C公司:信息处理混乱,决策随性,文化自由,创新极高,执行力差强人意。
S公司(收购方):内向理性计划型,标准的大公司病,但执行到位,风险偏好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