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在搜索这些关键词时,经常出现一类视频都标注着《赢在中国》。
回项目组后,张伟详细看了这些视频,终于对融资、商业计划书......等等一众创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次和孙副总出去,赚大发了。
原来,创业是这么玩的,不是傻呵呵的,拿自己的钱来做产品、做公司。
居然市面上专门有一类公司,给你钱,让你去做产品,做公司。
换句话说,你做的公司,对他们来说,就是‘商品’,至于你自己是做什么产品的,那是你的事,那是你的梦想。
你的公司,居然成了他们的商品,而且他们像这样的‘公司商品’有很多,有些几十个,有些甚至几百个。
但是难点是,你的公司得有他们可以购买的理由,比如你公司生产的产品很有潜力,未来会大卖。
比如腾讯,阿里,百度,这些公司在创业之初,都是拿到投资的,购买了他们的部分股份。
投资的逻辑居然是把这些公司本身当成了一件‘商品’,上市之后最离谱的居然有上千倍的获利。
当然还有颗粒无收的。
如果没有签VAM对赌协议,公司做失败了,创业者不用承担任何赔偿义务。
换句话说,就是专门有人花钱,帮你实现你的梦想,前提是你能把你的梦想销售出去。
‘梦想’销售对象就是这些投资人。
但是陈哥这种就有风险了,因为他签了VAM,张伟没有看到具体这个条款的内容,如果很苛刻,陈哥做失败了就会很麻烦了。
估计投资人投陈哥是因为目前正在to B的风口,陈哥是SAP老鸟,过往的背景很被投资人看好。
怪不得,说是‘赌人’,《赢在中国》里,也有投资人不看好的项目,但是觉得这个人很不错,最终还是投资了。
就像拼多多的黄征也是,当初好几个项目没搞成功,他的投资人一直没有放弃他,最终拼多多让投资人赚到飞起。
张伟算是彻底,搞明白了创业的玩法了。
之前那次IDES的尝试,现在看来,连小孩‘过家家’的游戏都算不上了。
居然自我标榜为创业。
终于张伟对“周哥”,对“用导弹杀鸡”彻底的释怀了,反而还很感激这段经历,后面发生的所有事,要不是因为这次尝试都没有了。
‘蝴蝶效应’这一刻具象化了。
‘回望过去,只会后悔那些没有做过的事,从不后悔已经做过的事!’
哈哈!
张伟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开怀的畅爽大笑!
...
张伟看了《赢在中国》还行的选手,觉得自己和他们相差太远了,虽然里面有些项目,自己都觉得是瞎搞。
但是不影响一些特别优秀选手展现出来的战力,那才是真正的六边形战士啊。
如果这样比较下来,自己还差得远,还得再修炼啊。
张伟立马梳理下,自己现在的成长模型,第一是六边形战力,已经构建了5条能力边了,这路径就按部就班修炼就好。
只是现在进步速度变得非常缓慢了。
第二是flyback读物,这也是按部就班就行,不过看书效率有点低,可以考虑听书,这样会更快。
最近樊登、罗振宇很火,考虑听听他们的讲书,然后再筛选书来精读。
这个方案不错。
这些都是旧的,必须的再精进才行,否则怎么和那些真正的‘牛’人同台竞技啊。
还得拓展成长方向。
张伟立马陷入了思考。
......
自己无法拜真正的大师,那么就拜所有人为师!
所有人都是我的师傅,吸纳所有人的强项重塑己身。
我靠,天才的想法,哈哈!
比如何总的待人接物,非常让人如沐春风。
孙副总的大局观,掌控谈话的节奏。
王总的管理能力。
李总对销售的把控能力。
.....
对!挖掘身边人,比自己强的地方,注意不是优点,而是比自己强的地方。
然后总结出来,针对性的模仿、学习、修炼。
这样补足下来,自己应该就练成铜墙铁壁了吧。
说干就干,张伟立马建立了一个Excel表格,取名叫“万人师”。
第一列需要仿照学习对象的名字,第二列能力应用案例、场景,第三列提炼成比自己强的能力点,第四列自己如何学习、修炼。
表格建立好以后,立马开始罗列人名。
首先从alix开始,然后是max,然后是田明,峰哥,何总,孙副总.........。
张伟以现在的自己为标杆,来审视他们的时候,发现每个人身上,张伟都可以从他们学习到最少1个点,有些甚至有3个点。
当然张伟自己也不是妄自菲薄,其实这样审视下来,张伟觉得其实自己,已经成长的非常非常惊人了。
以前看alix是不可企及的高度,现在居然只在他身上,找到一个可以学习的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