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张伟给女朋友说“产品经理”能力边,居然忽悠自己去搞产品!
不说不要紧,说了更坏事!
女朋友居然也忽悠张伟去搞产品,女朋友的原话是“你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要是不搞个产品出来,不就白瞎了么?”
我靠,这搞的张伟有点措手不及、无言以对啊!
当然,张伟一个程序员,逻辑能力肯定嘎嘎猛,打不过!
就逃啊!哈哈!
一个case代码语句丢出,溜之大吉!
“我觉得,还是把你的身份升级下,优先级更高啊,还得先搞定有房有车!”在女朋友面前,丢出这行case代码语句后,直接带偏了方向。
理科生对上文科生,需要用case代码语句!
哈哈!
此刻张伟暗暗的想“产品经理”你个小样,大爷我还治不了你了啊,居然还找帮手哦!
此时,产品经理能力线,仿佛在那里无声的嘲笑张伟的稚嫩,仿佛在说“把我召唤出来了,就这样想把我打发了,门儿都没有!”
SAP通过,配置,增强,搭建出来的系统,经过几轮的测试、修改、调参,差不多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现在还剩下那几个重要的开发项,进展缓慢。
按照进度计算周末得加班了,这次的flyback也回去不了。
上线时间在慢慢逼近了,现在必须要攻坚克难了。
周一,张伟和开发的两个同事沟通。
张伟基于自己目前构筑的四边形的能力,分析、总结了下原因。
不是人家技术不行!
能出来做开发顾问的,技术这块,肯定没的说。
当然也不是摸鱼,毕竟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还是toB产品的特殊性,开发人员本身不是业务从业者,无法对业务的需求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认知。
为什么toC的程序员,很容易转产品经理后,并开创自己的产品,甚至公司。
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用户,比如滴滴打车,功能需要怎么做,自己亲自去打车体验下,就能感同身受。
反而这种toC的产品,最终竞争的可能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资源、资本,构建产品很容易,可是让资源、资本来养育、投喂、补贴却非常的困难,看看滴滴和快滴大战,百团大战......。
而toB产品第一步就难倒了程序员。
比如张伟这个项目,开发为什么进度迟迟不能追上项目进度,因为程序员本身不懂财务,无法感同身受,带入用户视角去体会为什么有这个需求。
而程序员又不可能因为开发一个功能,去做财务工作吧。
OK你去做,可是为什么要用这个科目记账?
为什么要输入这个成本中心?
为什么是这个现金流量代码?
为什么这里需要控制金额?
.......
这些内容,是纯纯的财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
你首先要懂财务,大学财务可是专门一个专业哦,需要学习4年的。
其次你还得在企业干过一段时间,把书本上的知识,在企业里转化成财务生产力,然后才能变成一个纯纯的财务打工人。
还有更重要的,toB产品,在企业里的应用,不是像空调、电视这种产品买来就能用的。
而是需要和企业再造的,就是张伟他们这种工作,俗称“咨询、交付”。
也就是把SAP蓝丹,进行丹纹的构建!
本身SAP蓝丹是没有丹纹的,更准确的说,是丹纹无穷多,密密麻麻、千丝万缕、层层叠叠、严丝合缝。
光SAP产品来说最终反而是一个完整的光洁无比的巨大丹球,因为SAP产品里蕴含了无限多的可能。
可是当SAP去到真实的企业后,才会被构建出了丹纹。
而这个丹纹,每家公司都不一样,虽然都是用的SAP,全球虽然有上千万人使用SAP,可是可以肯定的是。
他们使用的整套SAP系统,绝对没有全部一模一样的。
就像你无法在地球上找到绝对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是一样的意思。
丹纹,就是企业本身构建的管理逻辑,在SAP蓝丹上的具象化体现。
而要构建管理逻辑,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的财务人员,仓管人员,采购人员......来完成的,虽然他们要做这样的工作,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本专业经验,这只能让他们可以从事这个工作本身。
而要构建一个企业的管理逻辑,是需要高管,也就是那些CXO亲自打造,有些甚至是董事长、老板,亲自一点点的摸索出来的。
企业管理每一点的进步,或者叫改变吧,都是通过时间、金钱消耗、堆积而沉淀下来的。
对于一个做toB的程序员,是不可能让他经历这些的。
toC程序员可以去体验一次滴滴打车,甚至是无数次。
但是能让程序员去学一次4年财务本科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