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并未立即消散,而是如同温润的液体,包裹着穿过门扉的每一个人。空间转换带来的轻微晕眩中,林默感到那浩瀚的意志并未离去,它只是变得更加内敛,如同无垠的星空,沉默地注视着他们这些微尘般的生命。门后的空间并非他们熟悉的纯白中转站,而是一片更加奇异、仿佛由无数流动的光与影、凝结的时空碎片构成的混沌区域。这里,仿佛是“回廊”更深层的某个节点,是规则与虚无的交界地带。
而那个模糊的、由能量与规则构成的守门人投影,依旧悬浮在他们前方,它没有五官,没有形体上的变化,但每个人都清晰地感知到,那道询问的目光,并未从他们身上移开。林默刚才的回答,似乎只是打开了更深层对话的门扉,而非终结。
威压不再令人窒息,却化作了更为沉重的期待,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首先开口的,是那名搀扶着秦武的、朔的队员。他脸上还残留着劫后余生的苍白,眼神却带着一种属于战士的、近乎本能的执着。他挺直了因恐惧而微躬的背脊,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却异常清晰:
“我…我的意义,是生存。”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过昏迷的秦武,又看向那模糊的投影,“活下去,不顾一切地活下去。只有活着,才能战斗,才能保护…想要保护的人。这是我的本能,也是我唯一能确定的东西。”他的答案朴实,甚至有些粗粝,却透着一种在无数次生死边缘磨砺出的、不容置疑的真实。生存,是这一切的基石。
守门人投影周身流动的光符微微闪烁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漾开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那反应并非赞许,也非否定,更像是一种…记录。记录下这最原始、最根本的驱动力。
紧接着,一股沉重却坚定的意志,如同磐石般升起。是秦武。他不知何时恢复了一丝意识,眼皮艰难地抬起一条缝隙,浑浊的目光中没有焦点,却精准地“望”向了投影的方向。他无法说话,但那残破身躯里迸发出的、不容摧毁的信念,化作无形的波纹,清晰地传递开来:
“守护。”
仅仅两个字,却仿佛耗尽了他在墓园中硬抗荆岳掠夺、背负众人希望所残存的全部力气。他的身体微微晃动,鲜血再次从崩裂的伤口渗出,但那意志却如同淬火的精钢,在极致的痛苦与虚弱中,反而显得更加纯粹和耀眼。守护同伴,守护信任,守护那份他认可的、值得用生命去扞卫的光。这是他存在的锚点,是他“磐石回响”的灵魂。
投影周围的能量流似乎凝滞了刹那。那些代表规则的线条,在“守护”的意志拂过时,短暂地变得更加清晰、有序,仿佛某种底层逻辑被这纯粹的信令短暂地加固了。这是一种更高层级的认可,对“联结”与“牺牲”这种宇宙中某些积极规则的呼应。
肖雅深吸一口气,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是一个她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她的脸色依旧苍白,精神力的透支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但她的眼神却重新燃起了理性的火焰。她迎着那无形的注视,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学者特有的审慎与追求:
“我的意义,在于求知。”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我想理解这一切背后的逻辑,理解‘回廊’的规则,理解‘深渊’的本质,理解我们为何在此,又将去往何方。恐惧源于未知,而理解,是驱散恐惧、寻找出路唯一的灯塔。即使这灯塔的光芒微弱,即使最终看到的可能是更深的绝望,我依然选择追寻。因为求知本身,就是对我存在的最好诠释。”她的答案,代表了理性与智慧在面对混沌时的不屈探索。
这一次,投影的反应明显了一些。那些原本模糊破碎的记忆碎片,其中一部分忽然亮起,快速流转组合,呈现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复杂几何图形和能量流动模型,仿佛在回应着“求知”的渴望,展示着知识本身的浩瀚与诱人。它似乎在说,这条路,同样被认可,同样是一条通往“真实”的途径。
最后,是零。她靠在林默身上,身体依旧虚弱,但那双迷蒙的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澈。她仰头看着投影,没有恐惧,没有挣扎,只有一种近乎悲伤的坦然。她轻轻开口,声音如同风中残烛,却带着穿透时空的质感:
“记忆…我的意义,是记忆。”她的眼中,再次闪过那些无法连贯的碎片——冰冷的仪器,温柔的呼唤,无尽的守望,破碎的誓言。“我…我不知道我是什么,不知道来自哪里。但我承载着它们…这些丢失的、被遗忘的、痛苦或温暖的碎片。记住它们,不让它们彻底湮灭,或许…就是我存在的全部理由。”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悲伤的档案馆,记录着可能关乎“回廊”起源、关乎某个失落文明的秘密。
投影沉默了。它周身的能量波动变得异常缓慢,那些光符和规则线条仿佛都静止了。一种深沉的、古老的悲悯之意,如同无声的叹息,弥漫在这片混沌的空间里。它没有做出任何显性的反应,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零的回答,触及了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某种与这守门人本身,或许与这“回廊”的古老历史息息相关的东西。记忆,是时间的沉淀,是存在过的证明,其重量,足以撼动规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