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反应,秦夜鸩心中了然,才继续道:“殿下无需过度忧心她的人品。据我所知,西凉姑娘行事自有其原则底线。她所‘处理’的对象,皆为……咎由自取之徒。”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赵泽季紧绷的肩膀似乎松懈了一丝,眼中涌起巨大的欣慰和释然,喃喃道:“是了……她向来如此……心性纯善,却嫉恶如仇,最是看不得不平之事……”
他沉浸在对西凉茜品格的信任中,随即又猛地想起关键,追问道:“秦兄这位朋友……能得茜儿效力,想必非常人。不知……是哪位高人?”
秦夜鸩正准备按照预先想好的模糊说辞应对,却见赵泽季的眼神骤然变得极其复杂,带着一种洞悉与敬畏交织的光芒,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低沉而清晰:
“莫非……是那位传说中的——血仙皿?”
“!”
秦夜鸩端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杯中的茶水晃出一圈细微的涟漪。一股冰冷的警觉瞬间沿着脊椎窜上头顶,仿佛被无形的利刃抵住了咽喉!
他内心掀起惊涛骇浪——赵泽季!这个看似远离权力核心、郁郁寡欢的七皇子,他怎么会知道“血仙皿”?这个名字代表的含义,绝不该是这样一个深居简出的皇子能轻易触及的!
他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脸上迅速恢复平静,甚至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惊讶,抬眼看向赵泽季,声音平稳:“殿下……竟也知道‘皿’?”他没有否认,这本身就是一个确认。
赵泽季并未察觉秦夜鸩那瞬间的异常,或者说,他此刻全副心神都被“血仙皿”这个名字以及它背后代表的、与西凉茜的联系所占据。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带着深深的敬佩和向往:
“如何不知?”赵泽季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在整个五岳圣地,能以‘行侠仗义’、‘替天行道’而家喻户晓,却又神秘莫测、令宵小闻风丧胆的存在,除了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血仙皿’,还能有谁?”
他顿了顿,语气越发感慨,“传闻中,皿专挑那些为祸一方、手段残忍却又因势力盘根错节而无人敢管的恶徒下手,行事虽狠绝,却每每直指要害,还世间以公道。其手段虽诡秘莫测,然其行……大快人心!民间甚至有人为其立下生祠,感念其恩泽!”
赵泽季的描述,充满了对“皿”的浪漫化想象和理想主义的推崇,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的黑暗英雄。这与秦夜鸩自身所经历的、浸透在血腥与算计中的真实,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秦夜鸩静静地听着,看着赵泽季脸上那纯粹的、毫不作伪的崇敬。他深邃的眼眸深处,一丝冰冷的、近乎荒诞的嘲讽一闪而逝,快得无人能捕捉。
原来在世人眼中,“血仙皿”竟是这般模样?一个被神话的、寄托了弱者反抗希望的符号?而他秦夜鸩行走于刀锋之上,每一次挥刃都背负着难以言说的代价与深渊般的孤寂,却在这位皇子的口中,成了“大快人心”的侠义象征。
这巨大的认知鸿沟,让秦夜鸩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比北境的风雪更甚。他轻轻放下茶杯,指尖在粗糙的陶壁上摩挲了一下,仿佛在确认某种真实。再抬眸时,眼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仿佛刚才的震惊从未发生。
“原来殿下对‘皿’……竟是如此看法。”秦夜鸩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平静得像一潭死水,“不错,西凉姑娘正是在‘皿’的麾下效力。”
他肯定了赵泽季的猜测,同时也将自己(作为秦夜鸩)与“皿”的关系,定位在“认识皿的朋友”这一层面。
赵泽季得到确认,眼中光芒更盛,急切地向前倾身:“那秦兄!你既是那位皿的朋友,能否……能否告诉我,茜儿她具体在何处?她……她可还安好?我……我……”
他声音再次颤抖起来,那份深埋心底、因身份悬殊和宫廷倾轧而压抑了太久的思念与担忧,此刻如同决堤的洪水,几乎要将他淹没。他贵为皇子,此刻在秦夜鸩面前,却卑微得如同一个祈求神明垂怜的信徒。
看着眼前这位七皇子眼中那份赤诚、卑微又灼热的恳求,秦夜鸩(皿)的内心,那冰冷坚硬的棋盘之上,代表赵泽季的这颗“棋子”,其位置与价值,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颗被强烈情感驱动、且对“皿”抱有如此正面观感的棋子……其可利用的空间,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大得多。
庐舍内,茶香氤氲,清冷依旧。但无形的丝线,已从秦夜鸩的指尖悄然延伸,紧紧缠绕上了面前这位忧郁皇子的心脉。
下一步棋,该如何落子,才能将这份炽热的“思念”和“崇敬”,化作撬动蒙渊皇权这盘死局最有力的杠杆?
秦夜鸩的嘴角,在赵泽季看不到的角度,再次勾起那抹掌控一切的、冰冷而深邃的弧度。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与引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