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的地砖下藏着一处三尺见方的密室,入口被一块刻着饕餮纹的青石板掩盖。肖河用青藤剑撬开石板时,一股陈腐的霉味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密室四壁由粗糙的花岗岩砌成,顶端开着碗口大的气窗,月光透过窗隙,照亮堆积如山的典籍。
这些典籍大多封面残破,纸页泛黄,有的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符咒,有的则用鲜血写着诡异的文字。肖河随手拿起一本线装书,封皮上“血祭大典”四个篆字已晕染成深褐色,翻开内页,第一页便是一幅剥皮祭神的插画,画中人物的面容竟与九黎盟的执事有几分相似。
“果然是九黎盟的老巢之一。”肖河低声自语,将《血祭大典》揣入怀中。他的目光扫过密室,突然停在角落一个半开的檀木盒上。盒内铺着黑色丝绒,静静躺着一枚玉简,玉简表面流动着微弱的金光,显然是用特殊材料炼制。
他拿起玉简,指尖刚一触碰,一股信息流便涌入识海——正是《玄元真经》的阵法典残篇。残篇记载着数十种基础阵法,其中赫然有一道“迷踪阵”的画法,可利用地脉灵气扭曲空间,短距离传送并掩盖气息,正是克制血誓符追踪的关键。
肖河心中一动,盘膝坐下,闭目运转《心衍篇》。这部功法源自上古算修,能以灵力推演天机,窥见未来片段,但每次施展都耗神极巨,稍有不慎便会反噬。他深吸一口气,将九黎令碎片与刚获得的玉简放在膝上,灵力如丝般注入。
识海之中,光影开始扭曲。
第一幅画面:乌云笼罩的江州城,三道青色流光划破夜空,为首一人手持一面刻着雷霆纹路的令牌,正是天机阁的“九霄剑令”。此人面容冷峻,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身后两人各持罗盘与玉符,显然是密探小队。
第二幅画面:九处散发着不同灵光的地脉眼,分别位于江州的湖泊、山林、废墟之下。每处地脉眼旁都有九黎盟修士在忙碌,他们将刻着五行符文的青铜鼎埋入地下,鼎中插着血色令旗,正源源不断地抽取地脉灵气。
第三幅画面:一座巨大的祭坛在江州中心升起,祭坛上矗立着一尊模糊的魔神虚影,九黎盟盟主站在祭坛顶端,手中高举一枚燃烧着黑火的晶石,周围环绕着九位筑基修士,正是之前追杀他的赤练与灰袍道袍等人。
“五行祭坛……血祭魔神……”肖河猛地睁开眼,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心衍篇的推演虽只有碎片,却已足够让他拼凑出九黎盟的阴谋——他们要在九处地脉眼布置五行祭坛,抽取全城灵气,最终在中心祭坛复活上古魔神。而天机阁的密探,显然也是为此而来。
更让他心惊的是,推演画面中,九黎盟的追兵已接近城隍庙,为首一人正是赤练,她指尖的血誓符正散发着刺目的红光。
“必须在他们到来前离开!”肖河眼神一厉,看向手中的《玄元真经》阵法典玉简。迷踪阵需要以自身精血为引,结合地脉灵气才能发动,而城隍庙恰好位于一处微弱的地脉分支上,正是布阵的绝佳地点。
肖河不再迟疑,咬破右手食指,鲜血滴落在密室中央的青石板上。他按照玉简记载的法诀,以血为墨,以指为笔,开始绘制玄元印记。
印记的线条复杂而玄奥,时而如流水蜿蜒,时而如雷霆劈叉,每画出一笔,地面便会泛起淡淡的金光。肖河的额头汗水不断滴落,精血的消耗让他脸色有些苍白,但他的眼神却愈发专注。他知道,每拖延一刻,死亡的威胁就更近一分。
“嗡——”
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整个密室突然震动起来。青石板上的玄元印记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个直径丈许的金色法阵。法阵中央浮现出一个旋转的漩涡,漩涡中隐约可见竹林的景象——那是他以心衍篇推演选定的三十里外的一处隐蔽竹林。
就在此时,地面传来“轰隆”的巨响,显然是九黎盟的追兵已经撞开了庙门。脚步声、呼喝声隐约传来,赤练冰冷的声音穿透地板:“搜!那小子一定还在庙里!”
肖河心中一紧,连忙将《血祭大典》和玉简收入怀中,抓起九黎令碎片,纵身跃入法阵中央的漩涡。
漩涡传来强大的拉扯力,肖河只觉眼前光影飞旋,身体仿佛被塞进一根狭窄的管道,急速穿行。这种空间传送的感觉让他有些眩晕,但他强忍着不适,运转灵力护住经脉。
片刻后,眼前的光芒散去,他猛地摔在一片柔软的落叶上。抬头望去,四周是茂密的青竹,月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竹香,与城隍庙的阴腐之气截然不同。
“成功了……”肖河松了一口气,挣扎着站起来。他能感觉到,迷踪阵不仅完成了传送,还在他身上留下了一层淡淡的金光,彻底掩盖了血誓符的锁定。这正是迷踪阵的玄妙之处——利用地脉灵气的自然波动,形成一个流动的气息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