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郊的玄元阁总部,藏在一片看似普通的竹林深处。竹林外围布着三重幻阵,寻常人踏入只会绕回原地,唯有持有玄元阁令牌者,才能看到竹林深处那座青瓦白墙的古朴院落。此刻,院落中央的空地上,九根丈高的白玉柱按九宫方位矗立,柱顶各镶嵌着一颗鸽卵大小的晶石,正散发着微弱的光晕——这是玄元阁传承千年的地脉阵基,今日要借其启动的,正是能逆转江州灵气枯竭之势的复苏大阵。
肖河站在院落中央,头顶悬浮着一尊半丈高的青铜鼎,鼎身刻满了磨损的云纹,正是玄元阁的镇阁之宝玄元鼎。他指尖轻抚鼎身,冰凉的触感中透着一股沉寂的古老气息。三天前,玄元阁阁主亲自登门,言明江州地脉近百年来持续衰败,若不加以补救,不出十年,整个江州将再无修仙者立足之地,恳请他以九劫鼎之力,协助启动这处压箱底的复苏大阵。
“肖道友,九处地脉眼已全部锁定,只待你一声令下。”朱雀的声音从东边的白玉柱传来,她一身赤红劲装,手中握着一枚刻有雷纹的令牌,正是启动阵基的九霄剑令。她身后站着玄元阁的七位长老,皆面色凝重,双手按在白玉柱上,随时准备注入灵力。
肖河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闭上眼,神识如同蛛网般散开,覆盖了整个江州地界。他能清晰地“看”到九道微弱的地脉灵气,如同濒死之人的呼吸,在地下缓缓流动——这便是九宫方位的地脉眼,也是大阵的能量源头。但这些地脉灵气太过稀薄,若只凭它们,大阵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根本达不到“复苏”的效果。
“风险不小。”肖河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审慎。按照玄元阁提供的古籍记载,此阵需以核心法器为引,强行勾连全球残存的游离灵气,汇入江州地脉。这无异于在干涸的河床上挖渠引水,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灵气反噬,不仅大阵崩溃,整个江州的地脉都可能彻底断绝。
“肖道友放心,我等已备好七枚凝神玉,可随时稳固地脉。”为首的白胡子长老见他犹豫,连忙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整齐摆放着七枚乳白玉石,“只要能撑过最初的三个时辰,地脉自行吸纳灵气的循环一旦形成,便再无风险。”
肖河瞥了眼锦盒中的玉石,指尖在玄元鼎上轻轻叩击。他在计算利弊:启动大阵能让江州灵气复苏,玄元阁欠下的人情足以让他在江州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九劫鼎或许能借大阵之力,解锁新的法则凹槽——这才是他答应出手的真正原因。
“开始吧。”肖河终于点头,掌心缓缓贴在玄元鼎底部。紫金色灵力顺着掌心注入鼎身,那些磨损的云纹如同苏醒的蛇,渐渐亮起淡金色的光芒。与此同时,他体内的九劫鼎虚影也开始震动,鼎内的混沌灵气顺着灵力通道,悄悄融入玄元鼎中。
“起阵!”朱雀一声清喝,将九霄剑令狠狠插入身前的白玉柱凹槽。“嗡”的一声,柱顶的晶石骤然爆发出刺目强光,一道土黄色光柱直冲云霄,精准地刺入云层中的某个节点——那是九宫阵的第一个地脉眼,位于江州老城区的城隍庙下。
紧接着,其他七位长老也陆续启动阵基。一道道光柱先后冲天而起,或赤红如焰(对应城南火山遗迹),或碧蓝如波(对应东郊湖泊),或苍青如木(对应西郊林场)……九道光柱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将整个江州笼罩其中。
“该我了。”肖河深吸一口气,指尖猛地划破掌心,一滴紫金色血液滴落在玄元鼎上。血液渗入的瞬间,鼎身突然剧烈震动,鼎口朝下倾斜,一股远比地脉灵气精纯的混沌灵气喷涌而出,如同巨龙般钻入光网中央的节点。
“轰隆——”
光网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荡开一圈圈肉眼可见的灵气涟漪。远在千里之外的昆仑雪山、东海蓬莱、西域荒漠……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游离灵气,仿佛受到无形的牵引,开始朝着江州的方向汇聚。
肖河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细微的灵气丝线穿透空间壁垒,顺着光网涌入九道地脉光柱。但这些灵气太过驳杂,带着各地的地域气息,涌入地脉时如同泥沙俱下,让光柱开始剧烈闪烁。
“不好,灵气驳杂,地脉要撑不住了!”白胡子长老惊呼,手中的凝神玉已泛起裂纹——这是地脉承受不住外来灵气冲击的征兆。
肖河眼神一凝,没有丝毫慌乱。他早就料到会有此变故,左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他的吟唱,法身表面的暗金色鳞片突然浮现出细密的纹路,这些纹路如同无数个旋转的旋涡,顺着他与玄元鼎的联系,蔓延至光网之上。
“聚灵纹……”朱雀瞳孔微缩。她曾在古籍中见过这种纹路,传闻是上古修士用来提纯灵气的秘术,没想到肖河竟能凝聚成形。
聚灵纹路覆盖光网的瞬间,那些驳杂的灵气突然变得温顺起来。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气被纹路自动分类,按照地脉所需的比例,有条不紊地注入九道光柱。原本闪烁的光柱渐渐稳定,甚至比之前更加凝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