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阁藏经阁的木梯吱呀作响,肖河踩着积灰的台阶往上走,指尖划过两侧的书架。架上的古籍大多封面斑驳,有些甚至能看到虫蛀的孔洞,唯有最顶层的几排书,书脊泛着淡淡的灵光——那是玄元阁珍藏的异域修真典籍,寻常弟子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东瀛卷在哪?”他头也不回地问。身后的老执事捧着个铜盘,盘里放着三枚玉牌,是阁主特批的借阅凭证。
“回肖道友,在最东头的‘万夷架’上。”老执事的声音带着敬畏,目光不自觉地瞟向肖河的袖口——那里偶尔会闪过一丝紫金色的鳞片,自从昨日肖河在镇元鼎密室镇压了八岐精魄,整个玄元阁上下,没人再敢把他当普通的筑基修士看待。
肖河走到万夷架前,指尖拂过一排排标注着“东瀛”的典籍。《神道教仪轨》《式神召唤术》《阴阳道基础》……书页翻动间,一股与华夏修真截然不同的灵力波动散开,带着海水的咸涩和祭祀的诡谲。
他抽出一本封面绣着黑色鸟纹的古籍,封面上用东瀛假名写着《东瀛修真录》,书页边缘已经泛黄发脆,显然是有些年头的孤本。
“就是它了。”肖河将古籍放在靠窗的木桌上,法身鳞片下意识地泛起微光。他能感觉到,这本书里藏着一股熟悉的气息——不是九黎魔气,也不是八岐邪力,而是更本源的“魂”的味道,与他法身的命魂本源隐隐呼应。
老执事识趣地退了出去,藏经阁里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肖河没有急着阅读,而是将指尖按在古籍的封面上。紫金色的血液顺着指缝渗出,缓缓渗入纸页——这是他从九劫鼎的法则中悟出的“溯源术”,能通过自身精血与古籍残留的灵力产生共鸣,唤醒书中记载的核心奥秘。
“嗡——”
血液渗入的瞬间,《东瀛修真录》突然悬浮起来,书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动翻动,最终停留在记载“式神体系”的章节。泛黄的纸页上,原本模糊的插画突然亮起,浮现出一个个穿着和服的修士,他们身边跟着形态各异的灵体——有的是手持长刀的武士,有的是漂浮在空中的巫女,还有的是长着狐耳的少女。
“式神,以修士命魂为引,辅以精血炼化灵体而成……”肖河低声念着书页上的注解,眉头渐渐皱起。
这描述,竟与华夏修士凝练法身的过程有几分相似。
华夏修士的法身,是将自身神魂与天地灵气融合,在丹田内孕育出的本命之体,法身的强弱与修士的命魂紧密相关;而东瀛的式神,同样是以修士的命魂为核心,只不过他们没有将灵体融入自身,而是以契约的形式将其外置,形成类似“伙伴”的存在。
“换汤不换药。”肖河轻笑一声。本质上都是对“命魂”力量的运用,只是华夏走了“内融”的路子,东瀛走了“外契”的路子。
书页上的插画突然变换,画面中的修士正将一块莹白的玉石嵌入式神的眉心。玉石接触到式神的瞬间,原本模糊的灵体突然变得凝实,眼窝中亮起了与修士同源的灵光。
“命魂玉。”肖河的目光落在那块玉石上。书页的注解写着:“式神之核,命魂所寄,玉在则灵存,玉碎则魂散。”
原来如此。
东瀛修士之所以要将式神外置,是因为他们的命魂不够凝练,无法像华夏修士那样直接承载灵体的力量,必须借助命魂玉作为媒介。这块玉既是式神的核心,也是修士与式神的联系纽带,玉中蕴含的命魂之力越精纯,式神的战力就越强。
“倒是省了凝练法身的功夫。”肖河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敲击,“可惜,命脉捏在玉里,一旦被人毁掉命魂玉,式神和修士都会遭重创。”
他想起在江州港口遇到的那三个东瀛修士,当时没细看,现在想来,他们腰间除了阴阳玉匣,似乎都挂着类似命魂玉的饰品。若是当时直接击碎那些饰品,恐怕不用他动手,对方就先自溃了。
“有意思。”肖河的眼神亮了。既然式神与法身同源,那他的法身特性,是否能对命魂玉产生影响?
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白色碎片——这是昨日镇压八岐精魄时,从一个东瀛修士的尸身上找到的,正是命魂玉的碎片,里面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命魂之力。
碎片刚入手,肖河的法身鳞片突然泛起涟漪。那些原本用于镇压的“囚”字纹褪去,浮现出一道道细密的漩涡纹路,纹路中央隐约能看到“命魂”二字的古篆——正是“命魂吞噬”的雏形。
“果然可以。”肖河心中了然。他的法身本就以吞噬生命力、灵力见长,命魂作为比灵力更本源的存在,自然也逃不过这种吞噬特性。
他将命魂玉碎片放在掌心,法身鳞片的旋涡纹路加速旋转。
“滋啦——”
碎片中的命魂之力像是被无形的嘴咬住,顺着纹路缓缓渗入鳞片。那感觉不同于吞噬灵力的胀痛,更像是一股清凉的溪流融入丹田,碎片本身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最终化作一捧飞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