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颜值能当饭吃吗?能!
东汉公司的江东分公司最近人心惶惶。
分公司总经理刘繇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他手下的两个部门经理张英和樊能整天哭丧着脸:“老板,咱们的市场份额又被抢了!”
“谁干的?”
“还能有谁?孙家那个愣头青!”
刘繇气得拍桌子:“孙策?就是那个仗着自己长得帅到处招摇的小子?”
此时,被议论的当事人孙策,正坐在临时租来的办公室里,对着一面铜镜整理发型。
“公瑾,你看我这绺头发放下来是不是更潇洒些?”
旁边的周瑜翻了个白眼:“伯符,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选美的。”
“这你就不懂了,”孙策得意地甩了甩头发,“颜值就是战斗力。昨天我往阵前一站,对面女眷都在城墙上尖叫,士气直接掉了一半。”
这就是孙策,字伯符,三国时期着名帅哥,江东小霸王,孙氏集团创始人兼CEO。如果用现代眼光看,他就是那种会在朋友圈发八块腹肌自拍,配文“今天又攻下一城,好累”的凡尔赛大师。
但别误会,这位帅哥可不是靠脸吃饭的。他的人生信条是:能动手尽量不吵吵,能用颜值解决的问题绝不动用武力——当然,大多数时候还是得打。
一、老爹的遗产,不止一把刀
孙策的创业之路,始于一场悲剧。
他爹孙坚,江湖人称“江东猛虎”,原本在袁术手下打工。有一次出差打刘表,不幸中了埋伏,连人带传国玉玺都丢了——对,就是那个象征着“受命于天”的宝贝。
消息传来,十七岁的孙策正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爹没了?”孙策愣在原地,手里的拨浪鼓掉在地上。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孙家从云端跌落谷底。孙坚的老部下们树倒猢狲散,只有几个铁杆还留着。
孙策一夜之间长大了。他把弟弟孙权叫到跟前:“从今天起,哥来养家。”
“哥,咱们没钱了。”十岁的孙权怯生生地说。
孙策摸摸弟弟的头:“没事,哥有办法。”
什么办法?找袁术要回老爹的旧部。
于是第二天,孙策来到了袁术的办公室。
袁术正翘着二郎腿吃葡萄,见孙策来了,眼皮都没抬:“贤侄啊,不是叔不帮你,你爹那帮人现在都各有岗位,抽不开身啊。”
孙策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袁叔,这是我娘给我的,您看...”
“拿走拿走,”袁术摆摆手,“我是那种人吗?”
孙策又掏出一幅字画:“这是蔡邕的真迹...”
袁术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贤侄啊,真不是钱的事。”
孙策咬咬牙,使出了杀手锏。他往前一步,直视袁术:“袁叔,您看我长得像谁?”
阳光正好从窗户照进来,打在孙策脸上。那一刻,袁术恍惚间看到了孙坚年轻时的样子——那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
袁术叹了口气:“罢了,给你一千人马,去吧。”
走出袁术府邸,孙策的副将程普不解:“少主,您刚才那招...”
孙策微微一笑:“我爹生前说过,袁术这人念旧。我这张脸,就是最好的谈判筹码。”
二、创业三人组,颜值即正义
有了启动资金和团队,孙策开始了他传奇的创业之旅。
他的核心团队堪称三国版“复仇者联盟”:智勇双全的周瑜、老成持重的程普、勇猛过人的黄盖,还有他那个后来成为“内政高手”的弟弟孙权。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孙策和周瑜的兄弟情。
史书记载,孙策和周瑜“同甘苦,共患难”,而且两人都“姿貌甚伟”——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两个长得特别帅的哥们儿关系特别好。
有一次两人在河边散步,被一群姑娘围观。
“快看!是孙郎和周郎!”
“天啊,他们往这边看了!”
周瑜有点不好意思:“伯符,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孙策却来劲了,整整衣冠,朝姑娘们挥手致意,引起一片尖叫。
“公瑾你看,”孙策得意地说,“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咱们攻打秣陵的时候,先在城下搞个粉丝见面会,守城的姑娘们没准就直接开门迎接了。”
周瑜扶额:“你能不能正经点?”
“我很正经啊,”孙策一脸无辜,“打仗是要死人的,能少死一个是一个。”
这倒不是吹牛。后来孙策攻打庐江,守城的陆康有个侄孙女,在城墙上看了孙策一眼,回去就茶饭不思,非要家里人去说媒。虽然最后没成,但足以证明孙策的颜值杀伤力。
不过千万别以为孙策只是个花瓶。他的战斗力,在整个三国都是排得上号的。
有一次遭遇战,对方有个大将在阵前叫骂:“孙策小儿,敢与你爷爷单挑否?”
孙策二话不说,拍马而出。两马相交,只一合,孙策手起枪落,对方已经栽下马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