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三国人物,可能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大腕儿,但绝对是个“戏精”级别的“职场生存大师”。他叫杨奉,活跃在东汉末年那段天下大乱、英雄辈出(也蠢材辈出)的年代。如果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端玩家,董卓是“霸道总裁强行并购公司”的暴躁老板,那么杨奉,大概就是那种“公司快倒闭了,我先带着老板跑路,顺便捞点好处”的灵活就业游击队长。
他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狗血,比职场剧还现实,甚至比《西游记》还充满魔幻色彩。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扒一扒这位“东汉末年第一跑路专家”的传奇人生。
一、杨奉的出道——从“小透明”到“皇宫保安队长”
杨奉的早年经历,史书上没怎么详细记载,只知道他大概是并州(今山西一带)人,早年可能在军阀混战中当个小军官,混得不算出名,但也没饿死。直到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大汉公司正式进入“破产清算”模式,董卓进京,把持朝政,杨奉这才算是正式“入职”了朝廷军队。
董卓这老哥,大家都知道,是个“霸道总裁 暴躁老哥”综合体,进了洛阳之后,横行霸道,谁不服就砍谁。但董卓也有头疼的时候——他的军队主要是西凉兵,外地人,在洛阳城里的口碑极差,老百姓和朝中大臣都恨不得把他赶出去。于是,董卓为了维持统治,开始拉拢一些地方武装,杨奉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董卓收编的,大概是个中层军官,负责带兵维护京城治安。
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联手干掉(公元192年),西凉军团群龙无首,开始造反,其中带头的就是李傕、郭汜这两个“愣头青”。他们本来是被董卓派去关东打诸侯的,结果一听老大死了,立马杀回长安,把王允杀了,吕布跑路,朝廷再次落入军阀手里。
这时候,杨奉的“职场生涯”迎来了第一次转折——他成了李傕的部将。但李傕这人,比董卓还离谱,整天和郭汜内斗,把长安城搞得乌烟瘴气。杨奉估计心里也在想:“这破公司,迟早得完,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二、杨奉的第一次“叛变”——带着汉献帝“跳槽”
到了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终于闹掰了,俩人互相攻打,把长安城打得跟废墟似的。汉献帝刘协(当时的皇帝,相当于“公司董事长”)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饭都吃不饱,朝不保夕。
这时候,杨奉敏锐地嗅到了机会——“跟着李傕和郭汜混,迟早得饿死,不如我带着皇帝跑路,另谋高就!” 于是,他联合了几个同样对李傕不满的将领(比如韩暹、董承),突然发难,把汉献帝从李傕手里“抢”了出来,然后一路向东跑路。
这一跑,可就跑出了杨奉的“高光时刻”。
汉献帝这会儿就像个“烫手山芋”,谁都想抢,但谁都不敢轻易接。杨奉带着皇帝跑路,表面上是“保驾”,实际上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初级版——“皇帝在我手里,你们谁想当忠臣?来给我投资啊!”
李傕和郭汜发现皇帝跑了,立马追,但杨奉带着汉献帝和一帮残兵败将,一路打游击,今天躲这儿,明天跑那儿,硬是没让李傕追上。
三、杨奉的“职场合纵连横”——和曹操抢皇帝
杨奉带着汉献帝跑到了洛阳附近,这时候,曹操也盯上了这块“肥肉”。
要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终极战略,可不是曹操独创的,当时好多军阀都琢磨过,但要么没机会,要么没本事。杨奉现在手里有皇帝,但他面临一个问题——他没钱、没粮、没地盘,纯粹就是个“流亡政府CEO”。
于是,杨奉开始“拉投资”。
他先是找了河东的白波军(一群以前造反的农民军),又联合了韩暹、董承等人,试图在洛阳附近建立根据地。但问题是,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互相之间勾心斗角,谁也不服谁。
更糟糕的是,曹操也来了!
曹操这会儿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军阀了,他手里有钱、有粮、有兵,而且特别会搞政治公关。他派人去跟杨奉说:“杨将军,您带着皇帝东奔西跑多辛苦啊,不如把皇帝交给我,我给您高官厚禄!”
杨奉一开始还挺硬气,心想:“我辛辛苦苦把皇帝抢出来,凭啥给你?”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曹操比他更有钱、更有粮、更有脑子。
四、杨奉的“翻车现场”——被曹操“套路”
公元196年,曹操终于出手了。
他先是假意和杨奉合作,给杨奉送粮食、送物资,让杨奉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发兵,一举攻占了洛阳,把汉献帝“接”到了自己手里。
杨奉这才发现,自己被曹操“套路”了!
他气得跳脚,但已经来不及了——曹操的军队比他强,地盘比他大,手下谋士比他多。杨奉试图反抗,但很快就被曹操的部队揍得屁滚尿流,最后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逃到淮南(今安徽一带),投靠了袁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