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此时,一个身材魁梧、满脸不服气的年轻人正攥着马鞭,在北军校场边转悠。他叫李敢,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那位能骑马射老虎、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的传奇人物。可惜,老李广去年在漠北之战中迷路,羞愧自杀,留下李敢这个将二代满肚子怨气。
我爹是为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凭什么卫青连句道歉都没有?李敢把马鞭摔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原来,他刚听说父亲之死与卫青的指挥失误有关,而这位大将军不仅没担责,还把责任全推给了老爹。更气人的是,卫青如今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谁敢说他半个不字?
但李敢不知道,他即将成为西汉版我爸是李刚的终极反面教材——只不过,他的对手可不是普通权贵,而是卫青的外甥、未来名震天下的冠军侯霍去病。
一、愤怒的小鸟——李敢的行动
李敢决定干一票大的。这位年轻将领琢磨着:卫青不是牛吗?我就在他身上划几道,看他还怎么威风!某日,趁着卫青在甘泉宫附近打猎,李敢突然策马冲过去,对着大将军就是一顿猛踢猛打(《史记》记载: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卫青的侍卫们惊呆了:这小子是吃了炸药吗?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但卫青的反应却出人意料。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只是默默捂住伤口,对左右说:别声张,是我对不起李广。(原文:青匿讳之)原来,卫青心里也憋屈——漠北之战本就是汉武帝秘密下令让李广走冤枉路,结果老头子迷路误了军期,按律当斩,最后自杀已经是法外开恩。他压根没想把责任推给李广,更没想到李敢这孩子会来拼命。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很快,长安城的八卦传遍了:李敢把卫大将军打了!听说卫青挨了好几拳!消息传到霍去病耳朵里时,这位年仅22岁的冠军侯正在养马场遛汗血宝马。听完舅舅的遭遇,霍去病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敢欺负我舅舅?找死!
二、冠军侯的精准狙击——一场狩猎悲剧
几个月后,汉武帝组织皇家狩猎团去甘泉宫围猎。李敢兴冲冲地跟着去了,心想:打都打了,还能怎样?他完全不知道,霍去病早已在暗处磨刀霍霍。
狩猎场上,李敢正追着一头梅花鹿跑得欢,突然听到弓弦响。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他的后心。李敢踉跄几步,回头一看,只见霍去病手持弓箭,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你...为什么...李敢话没说完,便栽倒在地。旁边的大臣们全都吓傻了:这可是当朝皇帝带着一帮权贵在打猎啊!冠军侯居然当众杀人?
更戏剧性的是,汉武帝的反应。《史记》记载,刘彻看到外甥杀了李敢,居然装糊涂:李敢是被鹿角撞死的!(原文:上以为李敢为鹿触杀之)堂堂天子,为了包庇宠臣,直接篡改死亡原因!大臣们集体噤若寒蝉,只有太史公司马迁偷偷在竹简上记了一笔:霍去病射杀李敢。
这场狩猎悲剧,成了西汉宫廷史上最离奇的意外事件之一。但仔细想想,霍去病为啥这么冲动?原来,他不仅是卫青的外甥,更是李敢的——据说李敢一直暗恋卫青的侄女(也就是霍去病的表妹),而霍去病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感情 仇恨的双重buff叠加,李敢这倒霉孩子真是撞枪口上了。
三、飞将军之子的前半生——虎父无犬子?
要理解李敢的暴脾气,得先说说他的老爹李广。这位飞将军可是西汉初年的顶流网红:能开十二石强弓(相当于现在能拉开三百斤的硬弓),骑马射箭天下无双,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字就绕道走。李广带兵有个特点——不爱走寻常路。别人列方阵打仗,他偏要带兵钻山沟;别人稳扎稳打,他喜欢带着几百骑兵就敢突袭匈奴大营。
李敢从小就在这种狼性教育下长大。老李广经常带着儿子骑马射箭,还故意让李敢射老虎(后来李敢真射伤过老虎,虽然差点被反扑)。这种虎爸教育培养出的儿子,性格跟老爹如出一辙:勇猛无畏,但脾气火爆。李敢十八岁就跟着老爸打仗,后来又跟着大将军卫青出征,立了不少功劳。
可惜,李广晚年倒霉透顶。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汉武帝特意叮嘱卫青:李广年纪大了,运气又不好(指多次迷路),别让他打前锋。结果阴差阳错,李广还是主动请缨走东路迂回包抄。谁知道这位老将军居然在草原上迷路了!等他好不容易找到大部队,战役都结束了。按照汉朝法律,贻误军机是要砍头的。李广羞愧难当,对部下说:我一辈子跟匈奴打了七十多仗,如今六十多岁了还要受刀笔吏的侮辱?说完拔剑自刎。
这件事对李敢的打击可想而知。他觉得父亲是被卫青害死的——要不是大将军安排错了路线,老爹怎么会迷路?再加上当时汉朝军中流传李广难封的怨气(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始终没封侯),李敢的怒火越烧越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