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笑谈历史名人 > 第174章 屈原:那个把郁闷包进粽子的文艺青年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历史人物可了不得——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诗人,是端午节的形象代言人,更是把这种情绪升华成艺术形式的开山鼻祖。没错,他就是屈原,一个把政治失意转化为美食创意的天才。

一、贵族家的文艺青年

话说公元前340年左右,在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的一个贵族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哭声响亮的男婴。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不对,按照楚国的规格,应该说是含着玉璜更准确些。他爹屈庸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标准的皇亲国戚。

小屈原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当其他贵族子弟在练习射箭、驾车这些时,咱们的屈公子却捧着竹简,摇头晃脑地吟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他爹看着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愁得头发都白了:儿啊,咱们老屈家世代为官,你能不能学点实用的?比如怎么在朝堂上给人穿小鞋?怎么在宴会上把对手灌醉?

小屈原眨巴着天真的大眼睛:爹,我觉得诗歌更能打动人心。

打动人心?他爹气得胡子直翘,能当饭吃吗?

事实证明,诗歌还真能当饭吃,不过这是后话了。

二、官场上的理想主义者

长大后的屈原凭借家族关系,顺利进入楚国公务员系统。这位文艺青年在官场上可谓一股清流——别人收受贿赂,他收集民歌;别人结党营私,他结交文人;别人想着怎么升官发财,他想着怎么改革朝政。

屈原在担任左徒期间,提出了着名的主张。这个具体包括什么呢?根据后世学者考证,大概有这么几条:

朝会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时辰(两小时),以免耽误大家吃午饭;

祭祀仪式要简化流程,取消那些繁琐的步骤;

官员考核要加入诗歌创作这一项;

提倡穿素雅的衣服,反对奢靡之风。

可想而知,这些改革措施在楚国官场引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那些习惯了睡到自然醒、参加个祭祀能混三天饭的贵族们纷纷表示抗议。

最让同僚们受不了的是,屈原还特别喜欢在宴会上即兴创作。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美酒佳肴刚上桌,大家正准备大快朵颐,屈原突然站起来:各位,我新作了一首长诗,给大家助助兴...

然后就是长达半个时辰的诗歌朗诵。等到他念完,菜都凉了,酒也醒了,宾客们一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

三、流放路上的美食家

由于得罪了太多权贵(主要是耽误了大家吃饭),屈原被流放了。这位失意的政治家开始了他的流浪楚国之旅。从汉北到江南,屈原一边走一边写诗,把满腔郁闷都转化成了文学创作。

但各位看官要问了:郁闷也不能当饭吃啊?没错,屈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某个饿得发慌的日子,他看着手里的竹简和旁边的糯米,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把郁闷...不对,是把美好的理想包进食物里呢?

于是,历史上第一只文学粽子诞生了!

屈原是个讲究人,连做粽子都要有文化底蕴。他把粽子做成角形,说是为了纪念被放逐的贤臣比干(传说比干被挖心而死);往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对应《九歌》里祭祀的不同神灵:

豆沙馅代表云中君(甜甜蜜蜜如云端漫步);

咸肉馅代表湘君(咸香厚重如湘江之水);

红枣馅代表大司命(红红火火象征寿命长久);

...

他还严格规定:粽子必须用五色丝线缠绕,象征五行相生;煮粽子时水要沸腾如汨罗江的波涛。邻居们看到屈原在厨房里忙活,都以为他在进行某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四、诗歌是最好的广告

作为一个营销天才(虽然他自己可能没意识到),屈原深谙内容营销之道。他把自己发明的粽子写进了诗里,堪称最早的美食博主。

在《招魂》中,他写道:

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大米小米和新麦,再掺些黄粱一起煮)

这简直就是**裸的粽子广告!更绝的是在《离骚》里: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用荷叶做上衣啊,用荷花做下裳)

这不就是在教大家怎么用荷叶包粽子吗?

屈原的诗歌带货效果惊人。很快,这种方便携带、美味可口的新型食品就在楚国流行开来。老百姓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传诵屈原的诗歌,形成了最早的粉丝经济。

五、端午节的由来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了楚国都城郢。消息传来,正在汨罗江边研究新口味粽子的屈原悲痛欲绝。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决定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对楚国的忠诚——投江自尽。

临跳前,屈原还做了三件事:

把最新研发的粽子配方刻在竹简上,留给后人;

写下了绝笔诗《怀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