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域主城外围的客栈里,赵不凡正对着那本《化元篇》残卷凝神钻研。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泛黄的帛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指尖划过“星辰核化仙元”的关键段落,眉头微蹙——残卷缺失了最核心的“引气归元”法门,就像画龙缺了点睛,始终差着临门一脚。
“还是不行吗?”付亚丽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灵米粥走进来,粥里飘着几粒从丘陵采来的星叶草籽,散发着淡淡的星光,“今天去坊市,听人说靠山宗三日后要招收外门弟子,只要是仙徒境以上就能参加考核。”
赵不凡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动:“靠山宗?是青云域的大宗门吗?”
“算不上顶尖,但也是传承千年的老牌宗门了。”付亚丽将粥碗放在桌上,天丝轻轻拂过客栈墙上贴着的域内宗门名录,“上面说,靠山宗背靠青云域第一险地‘断尘崖’,山门内灵气浓郁,还有专门的功法阁,外门弟子就能借阅仙师境的完整功法。”
“完整功法?”赵不凡心中一动,若是能进入靠山宗,或许能补齐《化元篇》的缺失部分,甚至能找到更适合《星辰诀》的修行法门。他看向付亚丽,“你觉得,我们去试试?”
“正有此意。”付亚丽点头,眼中带着审慎,“我们初来仙界,没背景没资源,单打独斗太艰难。靠山宗虽不是最顶尖的,但胜在根基稳固,且离咱们现在的位置近,正好可以作为跳板。等将来修为精进了,再做打算也不迟。”
接下来的三日,两人一边巩固仙徒境的修为,一边打探靠山宗的消息。从客栈邻桌修士的交谈中,他们渐渐拼凑出这宗门的轮廓——靠山宗以“稳”着称,历代宗主都奉行“不惹事、不怕事”的准则,虽没出过能撼动青云域格局的顶尖强者,却也没人敢轻易招惹,就像断尘崖的岩石,沉默却坚韧。
“听说这次招弟子,宗主亲自主持,说是要挑选几个根骨好的,重点培养。”
“别抱太大希望,靠山宗的外门弟子有上千人,能晋升内门的不到十分之一,想拿到功法阁的借阅权,得先过了管事那关。”
“但好歹是宗门,总比咱们在坊市混日子强,至少每月有固定的灵晶和丹药发放。”
这些议论,更坚定了赵不凡与付亚丽加入的决心。考核这日,两人早早来到靠山宗山门外的广场。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来自青云域各地的低阶修士汇聚于此,大多是像他们一样毫无背景的散修,眼中都带着对宗门的向往。
靠山宗的山门气派非凡,两尊数丈高的石狮矗立在青玉石阶两侧,狮口吞吐着淡淡的灵气,山门上方的“靠山宗”三个大字,是用断尘崖的玄铁所铸,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巳时一到,山门缓缓打开,一行身着青色宗门服饰的修士鱼贯而出。为首的是位面容方正的中年修士,胸前绣着三道银色纹路——这是靠山宗的“执法长老”,修为已达银仙境,气息沉稳如山。
“考核分三关。”执法长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广场,“第一关,测灵根纯度;第二关,考仙徒境修为稳固度;第三关,问心。三关全过者,入外门;天赋出众者,可直接进入内门候选。”
话音刚落,广场中央的石台上亮起一道灵光,一面巨大的水晶镜缓缓升起——这是“测灵镜”,能映照出修士的灵根属性与纯度。
“排队上前,依次测试!”执法长老身旁的年轻弟子高声喊道。
修士们立刻排起长队,一个个上前将手掌按在测灵镜上。镜中时而亮起赤色火光,时而泛起蓝色水光,大多数人映照出的光芒都黯淡驳杂,引来周围的窃窃私语。
“灵根不纯,难成大器。”
“你看那个,五灵根混杂,也就勉强够外门的门槛。”
赵不凡与付亚丽排在队伍末尾,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测试,心中渐渐有了底。他们的灵根并非天生,而是在蓝星时与地脉、星辰之力相融所化,虽不知在仙界属于何种等级,却绝非普通散修可比。
轮到付亚丽时,她深吸一口气,将手掌按在测灵镜上。刹那间,镜中泛起一道柔和的银色光芒,光芒中夹杂着点点翠绿,如同银丝缠绕着藤蔓——这是罕见的“天丝灵根”与“草木灵根”双生属性,纯度竟高达八成!
执法长老原本平淡的眼神微微一动:“双生灵根,纯度八成,不错。”他身旁的记录弟子连忙在玉简上记下,标上了“优”字。
付亚丽退回队伍,对赵不凡比了个安心的手势。轮到赵不凡时,他走上前,手掌刚触到测灵镜,镜面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紫金色光芒,光芒中仿佛有无数星辰在流转,竟隐隐透出界核的气息!
“这是……”执法长老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星辰灵根?不对,这气息……竟与天地本源相连!”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修士的目光都集中在赵不凡身上,有羡慕,有嫉妒,也有敬畏。测灵镜的光芒持续了足足三息才渐渐散去,执法长老亲自上前,沉声道:“你叫什么名字?师承何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