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鸦”的求救信号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点燃的一簇微弱火苗,瞬间灼烧着“方舟号”上每一个人的神经。林栋还活着!而且就在那艘承载着疯狂与诅咒的巨舰内部!
“信号源能定位吗?”以利亚的声音因急切而略显沙哑。
“信号极其微弱,且受到强烈干扰和跳频保护,无法精确定位,但可以肯定来自‘影卫’方舟的中部或尾部区域。”通讯水手快速回应,“信号内容重复了三次,只有简短编码:‘被困,引擎区,追踪,硬盘尚存,速援。’然后信号就消失了。”
引擎区!硬盘尚存!
林栋不仅活着,还保住了原始硬盘!但他处境显然极度危险,被困并且被追踪。
“他一定是利用了我们之前分头行动造成的混乱,或者‘影卫’内部的某些漏洞,设法混上了方舟!”陈默快速分析道,心中既激动又担忧,“但他现在暴露了!”
“必须救他出来!”李雯语气坚决,“不仅仅是为了林栋,也是为了他手里的硬盘!那是揭露‘基石’完整罪证和‘种子’缺陷的最直接证据!”
以利亚目光锐利地盯着风暴深处那若隐若现的“影卫”方舟轮廓,大脑飞速运转。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潜入更是难如登天。
“信号只出现了短暂片刻,说明林栋可能只是找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通讯窗口,或者……他的藏身点正在被压缩。”以利亚沉声道,“常规方法来不及了。”
他猛地转身,看向陈默和李雯,以及周围几位核心船员:“我们有一个机会,一个极其危险,但或许是唯一的机会。”
“什么机会?”
“利用这场风暴,以及……星门残影出现时造成的空间扰动!”以利亚指向舷窗外依旧肆虐的狂风暴雨,“‘影卫’方舟为了维持稳定和准备启航,其外部防御力场和内部监控系统,在应对这种极端自然力量和空间干扰时,必然会出现短暂的、局部的薄弱点!”
他快步走到“灵知共鸣仪”前,快速调出之前记录的星门残影能量波动数据。“星门残影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与这片海域的空间褶皱和能量潮汐有关。我们可以尝试……主动制造一次小范围的空间共振,模拟出类似星门残影的能量 signature,在‘影卫’方舟的防御系统被干扰、重新校准的瞬间……”
“送一个人进去?”陈默立刻明白了以利亚那疯狂计划的本质。
“不是常规的潜入。”以利亚眼神灼灼,“是利用空间共振,打开一个极其短暂、极不稳定的微型空间通道,直接将人……‘投送’到林栋信号最后出现的引擎区大致范围!”
直接空间投送?!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这……可能吗?风险多大?”李雯被这个大胆的计划震惊了。
“‘方舟号’传承的技术中,有关于短距空间折叠的理论和实践,但从未在如此复杂和敌对的环境下尝试过。”以利亚坦诚道,“成功率……不到三成。而且,被投送者将直接出现在敌人腹地,孤立无援。通道是单向的,无法原路返回。”
成功率不到三成!单向通道!这意味着执行这个任务的人,几乎是九死一生!
“我去!”陈默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林栋是为了保护硬盘才陷入绝境,他不能坐视不理。而且,他是除了林栋和李雯外,对“基石”真相和硬盘数据了解最深的人。
“不,我去。”李雯几乎同时开口,她看着陈默,眼神坚定,“我受过更系统的潜入和情报收集训练,身手比你好。而且……”她顿了顿,“林栋救过我们很多次,这次,该我了。”
陈默还想争辩,以利亚抬手制止了他们。
“这个任务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和决心。”以利亚的目光扫过两人,“需要对空间波动有一定的感知力,才能在投送过程中保持意识,精准落地。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能协助林栋,并判断硬盘的真伪和状态。”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陈默身上:“陈默,你对‘基石’数据和赵明远笔记的熟悉,是关键。李雯,你的战斗和潜入技巧同样重要。但这次……陈默更合适。”
陈默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会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和武器。”李雯没有再坚持,她知道以利亚的判断通常是最优解。她看向陈默,眼神复杂,“活着回来,把林栋和硬盘都带回来。”
“我会的。”陈默与她用力握了握手。
计划迅速制定。以利亚和船员们开始全力调整“方舟号”的能量输出,准备进行那次危险的空间共振尝试。陈默则进行着最后的准备:穿戴好特制的、具有一定抗空间撕扯能力的防护服,携带紧凑的武器、工具、医疗包,以及一个与“方舟号”保持单向短距联络的、基于“灵知”技术的信标。
“方舟号”在风暴中艰难地调整着方位,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既要避开“影卫”的巡逻和炮火,又要精确计算与目标方舟的相对位置和能量干涉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