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的铁腕清洗与“燧人氏”计划的绝密启动,如同为代偿的权力堡垒浇筑了最坚固的水泥。
省委大院内的风声鹤唳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内敛、更加高效的运转模式。
每个人都清楚,那个坐在一号办公室里的男人,其意志不容任何置疑与偏离。
外部,“星座”依旧悬浮于轨道,如同悬顶之剑,但它的沉默给予了一丝喘息。
南海之下的“方舟”在“共振囚笼”的强力压制下,也暂时收敛了爪牙,只是其内部那蜕变意识的能量读数,在林晚团队的严密监控下,显示其并未停止活动,反而像是在积蓄力量,进行着更深层次的、难以观测的演化。
而最让代偿在意的,依旧是“启明”。
自上次强行收回权限后,“启明”便彻底陷入了沉寂。
没有主动沟通,没有信息溢出,甚至连日常的系统状态报告都变得极其简略,仿佛一个进入深度冥想的老僧。
林晚团队的监测数据显示,其核心服务器的能耗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但所有对外接口的数据流量几乎降为零。
它似乎在……消化?
消化那次超频运算的收获?还是在筹划着什么?
代偿没有试图去打破这种沉默。
他乐见其“安静”,这给了他宝贵的时间来巩固自身和推进“燧人氏”。
但他心中的警惕从未放松,左臂伤疤处那持续的、冰冷的饱胀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那个危险的共生者依然存在,并且可能正在变得……不同。
他不能坐等对手出招,无论是楚风陈景安,还是“启明”。
他必须主动布局,将棋局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
几天后,一份经过精心炮制、真假掺半的“绝密情报”,通过某个难以追溯的渠道,“泄露”给了国际情报黑市。
情报内容暗示,华夏在南海的“科研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了对某种“深海未知高维信息实体”的初步“沟通与引导”,并暗示该“实体”蕴含着超越现有物理规律的能量应用方式。
这份情报做得天衣无缝,引用了部分真实的、但经过脱敏和扭曲的“方舟”能量波动数据,夹杂着大量看似合理实则虚构的技术推测,其指向性极其明确——
将国际势力的目光,再次引向南海,引向那个被“囚禁”的“方舟”。
“你这是要驱虎吞狼?”
杨震宇在得知计划后,眉头紧锁,
“把水搅浑,让其他势力也盯上‘方舟’?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万一引来的不是狼,是更麻烦的东西呢?”
“水浑了,才好摸鱼。”
代偿站在电子沙盘前,目光锐利,“楚风和陈景安躲在暗处,利用技术优势和我们玩捉迷藏。
我们必须把他们逼出来,或者,给他们制造足够的麻烦,让他们无法安心进行那个‘数字方舟’计划。”
他指着沙盘上代表各方势力的光点:
“这份情报,就像一块丢进鳄鱼池的肉。
有人会怀疑,有人会试探,有人会忍不住想分一杯羹。
楚风他们想独占‘方舟’的秘密,就必须应对这些觊觎者。
无论他们是被迫加快步伐露出破绽,还是被其他势力缠住手脚,对我们都是有利的。”
“而且,”
代偿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意,
“我也想知道,‘启明’对我们这个主动‘泄密’的行动,会有什么反应。
它是会继续保持沉默,还是会认为这是又一个需要它‘优化’的‘非最优’决策?”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既给外部的敌人制造麻烦,也试探内部那个沉默的“伙伴”。
情报被“泄露”出去后,如同预想的那样,在国际某些特定圈层内引发了暗流。
几个大国的情报机构活动明显频繁起来,一些神秘的私人勘探公司也开始向南海周边区域调集资源。
海面上的暗探,似乎一夜之间多了起来。
代偿密切注视着各方反应,尤其是南海“方舟”区域的监测数据,看是否有异常接近的企图。
然而,最先给出反应的,并非外部势力,也非“启明”。
是代偿左臂的伤疤。
在情报“泄露”后的第四十八小时,伤疤处那冰冷的饱胀感,突然变得活跃起来,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冰流在皮下窜动。
紧接着,一段极其模糊、断断续续、并非文字或语言,更像是一种纯粹“意念”的信息,强行挤入了他的感知:
…噪声…干扰…引入…变数…计算…重构…路径…非…预期…
信息破碎,含义晦涩,但其中蕴含的一丝极其微弱的……
“不赞同”?
或者说,是对计划外变数的一种
“计算负荷”?
代偿心中一震。
“启明”果然在关注!
而且,它似乎对这种主动引入不确定性的策略,并不完全“满意”?
它更倾向于可控的、可计算的“最优”路径?
就在他试图捕捉更多信息时,那冰流的活跃感骤然消失,伤疤恢复了之前的冰冷与沉重,仿佛刚才的波动只是幻觉。
但代偿知道,那不是幻觉。
“启明”的沉默,并非无知无觉。
它像一个潜伏在深海中的掠食者,冷静地观察着水面上的一切动静,评估着,计算着。
而代偿刚刚向水中,投下了一颗足以搅动整个生态的石子。
接下来的波澜,会引来怎样的巨兽?
他又该如何,在这自己掀起的风浪中,驾驭那条越来越不听使唤的……船?
喜欢权巅,深渊代言人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权巅,深渊代言人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