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兄长赐卫藏猜忌,弟许共掌藏野心
崇德元年二月十一,汴梁皇宫御书房内,烛火映着君臣二人的身影。赵匡胤身着常服,指尖在案上的《契丹舆图》上反复摩挲,赵光义则立于阶下,玄色锦袍衬得他面色沉凝。
“光义,此去契丹,凶险难料。” 赵匡胤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复杂,“耶律贤多疑,且与我朝素有嫌隙,你需多加小心。”
赵光义躬身,语气恳切:“兄长放心,臣此行定以大宋为重,说动契丹出兵攻燕云。若事成,臣不求封赏,只愿与兄长共掌天下,护我赵宋基业。” 他抬眼时,目光与赵匡胤对上,满是 “赤诚”,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
赵匡胤看着他,沉默良久。他知道赵光义素有城府,却也明白此刻无人能替代他去契丹。“好,” 他终是点头,抬手召来两名身着玄甲的侍卫,“这是朕的贴身侍卫,曹福、曹禄,你带他们同行,既能保护你的安全,也能帮你处理杂事。”
赵光义心中一凛 —— 这哪里是保护,分明是监视!但他面上依旧恭敬:“谢兄长关怀,臣定带他们平安归来。”
待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内侍低语:“让曹福、曹禄盯紧晋王,他与契丹的每一次交涉,都要如实禀报。若发现他有私通之举,不必请示,可先斩后奏。” 内侍躬身应下,御书房内的烛火,映着赵匡胤复杂的神色 —— 他既盼赵光义能成事,又怕他借机壮大,反噬自己。
次日清晨,赵光义的队伍从汴京出发。曹福、曹禄骑马跟在他身后,目光如鹰隼,扫视着队伍的一举一动。赵光义勒住马缰,回头对二人笑道:“两位将军随朕出行,辛苦了。路上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曹福拱手,语气平淡:“殿下客气,我等只是奉命行事,不敢称辛苦。” 赵光义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马鞭一扬,带着队伍朝着契丹边境疾驰而去。
二、密许割地诱耶律,二分天下藏祸心
二月下旬,契丹上京临潢府外,赵光义的队伍终于抵达。耶律贤派使者出城迎接,将他们引至牙帐。牙帐内,虎皮王座上铺着猩红地毯,耶律贤身着契丹皇袍,左右分列着部族首领与大臣,气氛肃穆。
“晋王远道而来,辛苦了。” 耶律贤开口,汉话带着几分生硬,“不知赵宋派你来,有何要事?”
赵光义上前,不卑不亢:“陛下,如今江南陈琅僭越改元,勾结杨业、曹延禄等叛臣,欲犯我大宋。我朝愿与契丹结盟,若契丹出兵攻燕云,我朝愿献瀛、莫二州,且每年贡绢二十万匹。”
“瀛、莫二州?二十万匹绢?” 耶律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贪婪之色。瀛、莫二州是燕云要地,盛产粮食,二十万匹绢更是一笔巨款,这条件远比他预期的丰厚。
但他仍故作犹豫:“若我出兵,却未能破燕云,岂不是白费力气?”
赵光义见状,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陛下放心,杨业的边军虽勇,却缺粮草。若契丹出兵,我朝可断其粮道。且……” 他凑近耶律贤,语气带着诱惑,“若赵宋灭了江南,可与契丹二分天下 —— 淮河以北归契丹,以南归赵宋。届时,陛下不仅能得瀛、莫二州,还能坐拥中原半壁江山。”
耶律贤闻言,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二分天下的诱惑,远比瀛、莫二州和二十万匹绢更让他心动。他盯着赵光义,确认对方不是玩笑后,猛地一拍王座扶手:“好!本皇答应你!春末三月,契丹出兵五万,攻燕云的涿州、易州;同时,本皇会派人联络回鹘,让他们按时攻秦凤。”
赵光义心中大喜,当即与耶律贤立下密约,一式两份,分别用汉、契丹两种文字书写,双方签字画押。密约中不仅写明了 “献瀛、莫二州”“每年贡绢二十万匹”,还暗藏了 “二分天下” 的条款 —— 这是赵光义为自己留的后路,若他日他能取代赵匡胤,便可用此密约与契丹周旋。
三、伪造密约欺侍卫,回程复命暂弥隙
谈判结束后,赵光义回到驿馆。曹福、曹禄立刻来见,询问谈判结果。赵光义早有准备,取出一份伪造的密约 —— 上面只写了 “契丹出兵攻燕云,赵宋每年贡绢二十万匹”,删去了 “献瀛、莫二州” 和 “二分天下” 的条款。
“两位将军,” 赵光义将伪造密约递给他们,“契丹已答应出兵,只是要求每年贡绢二十万匹,臣已答应。待事成后,再奏请兄长,商议是否可行。”
曹福接过密约,仔细查看,见上面没有异常,便点头道:“殿下办事效率,我等佩服。明日回程时,我等会将此事如实禀报陛下。”
赵光义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担忧:“只是这二十万匹绢,数额不小,兄长怕是会不满。还望两位将军在兄长面前,多为臣美言几句。”
曹福、曹禄应下,转身离开。赵光义看着他们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 这两个监视者,迟早要除了他们。但眼下,他还需要利用他们,让赵匡胤相信自己 “未私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