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闱挑唆,姐妹生嫌隙
显德十三年冬月的汴梁,连宫墙根的冻雪都透着冷意。福宁殿偏殿内,符后捏着赵光义递来的《皇商司财权疏》,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 疏上密密麻麻列着陈琅近半年的调度:江南盐铁专卖权下拨皇商司分号,淮南粮道由秘察局监管,甚至连京畿的绸缎税,都被陈琅以 “应急军需” 为由,划入了临时账册。
“皇后娘娘,” 赵光义垂着眼,语气谦卑却字字诛心,“陈国公掌财权、管密探,如今连东宫守卫都要借杨盛的御林卫插手,若陛下百年后,太子年幼,谁能制住他?” 他适时递上另一张纸,是陈琅给杨业的密信副本(实则是伪造的),上面 “若汴京有变,可暂掌兵权” 的字句,刺得符后眼疼。
她想起前日柴荣咳着说 “陈琅可信”,又想起赵光义说的 “权臣欺主”,心下早已乱了。正烦乱时,符清漪提着食盒进来 —— 里面是给太子炖的冰糖雪梨,也是给陈琅带的伤药(陈琅前日查粮道时被刺客划伤了手臂)。
“姐姐,” 符清漪见殿内气氛凝重,放下食盒,腰间佩剑随着动作发出轻响,“我听宫人说你近日睡不好,特意让厨房炖了安神汤。” 话刚落,就见符后把《皇商司财权疏》狠狠拍在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
“清漪,你看看你夫君做的好事!江南盐铁收归皇商司,淮南粮道不让户部插手,他这是要把大周的财权,都攥在自己手里?”
符清漪猛地抓起疏子,战甲袖口滑落露出半截绷带缠裹的小臂,那是前日截获赵氏密信时留下的箭伤。“姐姐这话说得可笑!” 她冷笑一声,将疏子重重甩回案上,震得烛火都晃了晃,“上个月曹翰私运官盐时,是谁带着皇商司的人在长江截下三百艘私船?淮南粮道接连三任转运使暴毙,若不是琅郎顶着赵氏的暗箭彻查,太子的赈灾粮早就成了赵匡胤的私粮!”
符后抓起伪造的密信摔在她脚下:“那这封‘暂掌兵权’的密信作何解释?你嫁入陈家,就忘了自己姓符,忘了这江山是柴家的!”
“我姓符,更姓大周!” 符清漪唰地抽出佩剑,剑尖挑起信纸,火苗瞬间吞噬了伪造的字迹,“当年代州大战,我夫妻二人带着死士浴血奋战时,赵氏可在喝茶?琅郎交出虎符残片时,赵氏可在忠心护主?姐姐若只信这些腌臜构陷,倒不如亲手杀了我这个‘叛臣之妻’!”
符后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案上的茶盏狠狠砸向地面。瓷片飞溅的瞬间,符清漪侧身躲过,腰间玉佩在火光中划出冷冽的弧光。“我信的是柴家江山!是太子安危!” 符后嘶声怒吼,“你若再护着陈琅,就滚出这皇宫,永远别认我这个姐姐!”
殿内死寂。符清漪缓缓收剑入鞘,攥着伤药的指节泛白如霜。她盯着姐姐因愤怒扭曲的面容,忽然笑了,那笑声里带着征战沙场的冷厉:“好。但姐姐最好记住 —— 当年在皇商司练兵场上,是我亲手教太子挽的第一张弓。这江山,我护得,陈琅也护得,唯独自家姐妹的猜忌,最是寒心。” 说罢,她转身大步离去,玄色披风扫过满地狼藉,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二、家族议事,国丈难挽裂
符府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符彦卿坐在主位上,捋着花白的长须,看着底下吵得面红耳赤的子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父亲!赵匡胤已派人送来金带,说若咱们支持他,日后符家仍是国戚,比跟着病秧子柴荣、愣头青陈琅强!” 次子符昭寿拍着桌子,腰间还别着赵氏送的鎏金鱼袋,“您看陈琅,现在连皇后都敢顶撞,日后他掌权,还能容得下咱们符家?”
“二哥说得不对!” 幼子符昭愿反驳,“陈琅是姐夫,他护太子就是护柴家,护柴家就是护咱们符家 —— 赵氏是什么人?当年平淮南、平后蜀、平云州时就到处私吞军饷,如今又勾连契丹,跟着他,迟早要掉脑袋!”
厅内瞬间分成两派:一派是被赵氏收买的子弟(如符昭寿),主张 “弃柴投赵,保家族富贵”;一派是忠于柴氏的(如符昭愿),坚持 “保柴拒赵,守符家忠名”。吵到最后,符昭寿甚至掏出赵匡胤给的密信:“父亲您看,赵将军说了,只要咱们帮他入宫控制太子,他许咱们天雄镇的兵权!”
符彦卿接过密信,手指气得发抖。他抬头看着满堂子弟,想起当年柴荣娶长女时的承诺(“符家与柴家,共守大周”),想起次女嫁给陈琅时的期盼(“两家同心,共护新政”),如今却落得这般内讧的局面。“糊涂!” 他把密信摔在地上,“赵氏是狼子野心,他今日许你天雄镇,明日就能灭你符家!柴氏若倒,咱们这些外戚,不过是他砧板上的肉!”
可他的话,却没多少人听。符昭寿捡起密信,冷笑:“父亲老了,看不清形势!汴京早晚是赵氏的,咱们不站队,只会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说完,竟带着几个亲信子弟,摔门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