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周皇商 > 第241章 血藤续命龙颜缓,燕云待举旧征鞍

大周皇商 第241章 血藤续命龙颜缓,燕云待举旧征鞍

作者:弥象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07 19:32:05

显德十年孟夏,广州行宫内的血藤草香气与药石苦涩交织,在雕花窗棂间凝成薄纱般的雾气。晨光穿透镂空槅扇,将满地碎金洒在金砖铺就的殿宇,却映得柴荣苍白的面容愈发透明。他半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素白中衣下嶙峋的肋骨若隐若现,唯有那双曾在高平战场指挥若定的眼眸,仍闪烁着锐利光芒。案头青瓷药碗里,血藤草熬制的汤药泛着深褐光泽,袅袅热气升腾而起,却暖不透他冰冷的指尖 —— 这味续命良药,终究抵不过岁月与战火在他体内刻下的创伤。

“陛下,杨将军已在殿外候了半个时辰。” 内侍李福躬身禀报,手中拂尘如秋叶般垂落,不敢直视帝王眼中的疲惫。柴荣骨节分明的手指轻叩榻边岭南舆图,“端州” 二字被指甲反复摩挲,留下的浅浅印痕如同蜿蜒的裂痕,恰似这风雨飘摇的大周江山。他微微颔首,喉间发出一声低哑的 “传”,声音里藏着连药石都无法治愈的倦怠。

杨业身着崭新节度使蟒袍踏入殿内,甲胄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鎏金兽首环的沉重宫门缓缓闭合,将初夏的蝉鸣隔绝在外。他望着榻上形容枯槁的帝王,记忆瞬间被拉回三日前的静海决战 —— 那时柴荣登上城楼,玄色龙袍在硝烟中猎猎作响,声若洪钟地鼓舞士气。此刻榻上人的身形,竟比城头那尊青铜铸造的貔貅战鼓还要单薄。杨业眼眶泛红,单膝重重跪地,甲胄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臣杨业,叩见陛下。”

“起来吧。” 柴荣勉力撑起身子,沙哑的声音里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岭南平定,你居功至伟。” 他示意内侍扶起杨业,骨瘦如柴的手掌拍在对方肩头,掌心的温度透过锦袍传来,却似隔着一层寒冰。“朕知你素有北上破辽之志,待他日收复燕云十六州,必召杨家将共赴疆场,让契丹人再尝‘杨无敌’的厉害!”

杨业猛地抬头,眼中燃起炽热光芒。征战半生,他踏遍岭南瘴疠之地,身上的箭伤刀疤比粤地的溪流还要密集,为的就是这一句承诺。“臣定不负陛下所望!此生若不能踏平辽境,誓不还朝!” 铿锵誓言如惊雷炸响,震得梁上铜铃叮当作响,烛火也随之剧烈摇曳,在墙壁上投下两人交错的剪影,恍若并肩作战的幻象。

柴荣露出欣慰笑容,却因牵动病体剧烈咳嗽起来。暗红血沫顺着指缝滴落,在素白锦帕上绽开妖冶的红梅。他缓了缓气息,从榻下取出明黄圣旨,声音陡然严肃:“传朕旨意,杨业留镇岭南,领两万侍卫亲军,总揽南疆防务;杨延玉率南海水师驻广州湾,既要防备静海残余势力死灰复燃,也要警惕南洋诸国异动。” 圣旨展开时,朱红的 “制诰之宝” 印章在烛火下流转着诡异的光晕,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杨业双手接过圣旨,只觉这卷绫缎重若千钧。他深知,岭南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暗流涌动:交趾遗民在丛林中啸聚,占城国的战船在近海游弋,就连自家治下的州府,也有半数税银流入南洋商船。“臣遵旨!定守好大周南大门,不让一寸疆土落入他人之手!” 话音未落,他已暗暗盘算,明日便要整肃水师,在虎门要塞增设望楼,将那些企图浑水摸鱼的势力扼杀在摇篮里。

待杨业退下,柴荣召来李重进与陈琅。殿内气氛瞬间凝重如铅,案上岭南舆图被换成蜀地山川图。朱砂绘制的等高线间,“黔州”“成都”“汉中” 等地标被重重圈出,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兵力分布,活像一张等待猎物的巨网。“李重进,” 柴荣目光转向这位膀大腰圆的虎将,“命你率三万侍卫亲军主力为‘护驾军’,取道黔州北上蜀地。对外宣称巡视蜀地新政,实则检查防务,拉拢当地士族。”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按在 “汉中” 二字上,凹陷的指腹在羊皮纸上留下深色印记,“赵匡胤在同州蠢蠢欲动,关中若有异动,蜀地便是咱们的后路。”

李重进躬身领命,腰畔的九环大刀随着动作发出轻响。跟随柴荣十余年,他比谁都清楚蜀道的凶险 —— 栈道悬于万丈深渊,隘口可一夫当关。但更令他担忧的,是蜀地士族盘根错节的势力,那些表面上称臣纳贡的豪门,背地里或许正与赵匡胤书信往来。“臣定严守蜀道,不让赵氏势力渗入半步!” 他暗暗发誓,要在金牛道上筑起钢铁防线,将所有不臣之心挡在剑门之外。

“杨盛,你领五千羽林卫贴身护卫。” 柴荣看向一旁的杨业长子,眼中满是期许。这个青年继承了杨家将的英武,却多了几分文人的谨慎。“羽林卫是禁军精锐,需日夜守护朕的安危,不容有失。” 杨盛年轻的面庞上满是坚毅,抱拳应道:“臣誓死护驾!” 他握紧腰间佩剑,想起父亲临行前的叮嘱,要像守护雁门关那样守护陛下,哪怕粉身碎骨。

部署完军事,柴荣将目光投向陈琅。后者捧着厚重账本,躬身上前:“陛下,这是蜀地茶山、盐井的明细账目,其中标注的‘私占盐井’,多为赵氏门客所为。” 账本翻开,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盐井产量、赋税缴纳,红色批注清晰标注着 “赵氏私吞盐利,每年逾十万两”。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盐工在井灶前佝偻的身影,是大周国库日益空虚的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