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八百里梁山泊芦花飞雪,水天苍茫。济州城外,高俅麾下号称二十万的征讨大军,历经前两次惨败,已显疲态。战船残骸依旧零星漂浮在水泊边缘,如同巨大的伤疤,诉说着此前战事的惨烈。高俅本人,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太尉,此刻坐于中军帐中,面色阴沉如水。连番受挫于他视为“草寇”的梁山,已使其在朝中威信扫地,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等人的弹劾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入汴京。此次三打梁山,于高俅而言,已非单纯的军事征剿,更是一场关乎个人政治生命的豪赌。他倾尽所能,调集了剩余的全部精锐——包括十节度使中残存的兵马、新征调的禁军,以及不惜工本赶造出的又一批改良海鳅战船,甚至奏请调来了以勇猛着称的御前飞龙大将酆美、毕胜。战略上,他摒弃了此前水陆并进却力量分散的打法,采纳谋士闻焕章之议,决定以陆路为主攻方向,辅以水军牵制,企图依靠绝对的兵力优势,从梁山防御相对薄弱的旱寨打开缺口,实行中央突破,直捣核心聚义厅。
反观梁山泊,历经两场大胜,士气正值巅峰。聚义厅中,晁盖(林峰)主持军议。天罡地煞石碣巍然矗立,“替天行道”的杏黄旗迎风招展。此番高俅再来,晁盖与吴用、公孙胜早已料定其必做困兽之斗,且主攻方向很可能转向陆路。据此,他们制定了 “水陆协同,梯次防御,伺机反击,擒贼擒王” 的总体方略。具体部署如下:
陆路核心防御:由 步军总大将“天杀星”君临天下李沉舟 全权负责。其麾下“破军营”精锐与鲁智深、武松、石秀等步军头领,依托金沙滩、鸭嘴滩等前沿旱寨及通往本寨的险要路径,构筑了数道坚固防线。每道防线均深沟高垒,遍布陷坑、铁蒺藜,并由凌振指挥的火炮、床弩提供远程火力支援。李沉舟的战术意图明确:不以一寨一地的得失为重,而以最大限度地消耗官军有生力量、迟滞其进攻速度为核心。他命令各部,待官军锐气受挫、师老兵疲之际,方可伺机发动凌厉反冲击。
水军策应扰敌:水军都督“天究星”龙王云铮 的任务并非与官军新式船队硬碰硬。他命张顺、阮氏三雄等水军头领,利用熟悉水道的优势,化整为零,以灵活的小船队,在广阔水域进行游击。任务目标是:不断袭扰官军后勤补给线,焚烧其粮草辎重;利用夜色雾霭,对停泊的官军船队发动火攻,使其寝食难安;一旦陆路战事吃紧,则迅速机动至相关水域,以弓弩、火箭甚至派出水鬼部队,从侧翼和水下攻击进攻旱寨的官军,进行有效牵制。
奇兵特种作战:由 西门吹雪、韦一笑等绝顶高手组成的特种小队,如同晁盖手中的暗刃。他们的任务是潜入敌后,侦察高俅中军动向,刺杀重要将领、谋士(如闻焕章),甚至寻找机会对高俅本人进行威慑性袭击,以期扰乱其指挥系统,制造恐慌。
外线机动打击:关胜、林冲所率的马军主力,依旧游弋于梁山泊外线,专注于切断高俅大军的生命线——粮道,并伺机攻击其兵力薄弱的环节。
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大决战,即将在这秋日的水泊之畔拉开序幕。
高俅大军休整数日后,陆路进攻率先打响。此次,他投入了真正的王牌——以酆美、毕胜为先锋,辅以王焕、韩存保等节度使残部,集中精锐,猛攻梁山泊北面的金沙滩旱寨。此处是通往梁山本寨的重要门户,地势相对开阔,利于大兵团展开,但也正是李沉舟重点设防之地。
战斗伊始,官军依仗兵力优势,在酆美、毕胜的亲自督战下,发动潮水般的攻势。云梯、冲车、井阑等攻城器械蜂拥而至,箭矢如蝗,遮天蔽日。寨墙上,梁山守军在李沉舟的沉着指挥下,依托工事,用滚木礌石、热油金汁顽强抵抗。凌振指挥的火炮发出震天怒吼,炮弹落入密集的官军队列中,掀起阵阵血雨。战斗异常惨烈,寨墙多处被毁,双方士兵在缺口处反复争夺,尸横遍野。
酆美果然骁勇,见正面强攻受阻,亲率一支精锐,猛攻寨门。李沉舟见状,命鲁智深、武松率敢死队迎击。鲁智深禅杖如风,武松双刀似电,与酆美及其亲兵展开白刃血战。酆美武艺高强,力战鲁、武二人竟一时不落下风。然而,梁山军凭借地利和必死之志,渐渐稳住阵脚。激战中,武松觅得良机,一刀重创酆美坐骑,酆美落马,被鲁智深一禅杖击伤臂膀,狼狈后撤。
另一侧,毕胜率军攻击旱寨侧翼,却陷入了李沉舟预设的陷阱区。陷坑、铁蒺藜让官军寸步难行,埋伏在侧的“拼命三郎”石秀率部突然杀出,打了毕胜一个措手不及。毕胜虽勇,但阵脚已乱,只得且战且退。
尽管顶住了官军最初的猛攻,但金沙滩旱寨在持续不断的攻击下,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寨墙残破,守军伤亡不小。李沉舟审时度势,深知久守必失,在给予官军大量杀伤后,果断下令守军依计划有序放弃第一道防线,撤往更为险要的第二道防线——鸭嘴滩寨。撤退过程组织严密,并未给官军可乘之机。高俅虽占领了已成废墟的金沙滩寨,但付出的伤亡远超预期,锐气受挫,攻势不得不暂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