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似乎都在韦一笑那声“主公”之后凝固了。火把的光芒跳跃不定,映照着梁山众好汉脸上精彩纷呈的表情——惊骇、茫然、难以置信,以及一丝深藏心底的恐惧。宋江那句“是人是鬼”的颤音质问,仿佛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晁盖(林峰)面对宋江的失态质问,并未动怒,反而发出一阵洪亮而豪迈的大笑:“哈哈哈……宋江贤弟,莫非是盼着为兄早登鬼录,你好执掌梁山印信不成?”
这话如同惊雷,劈得宋江浑身一颤,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慌忙摆手,语无伦次:“哥哥何出此言!小弟……小弟绝无此意!只是……只是哥哥伤势沉重,眼见……如今却……小弟实在是……惊喜过度,语无伦次,哥哥恕罪!”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仿佛眼前的晁盖是什么择人而噬的凶兽。
吴用急忙上前一步,羽扇轻摇(尽管手有些微颤),试图缓和气氛,眼中却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天王哥哥洪福齐天,逢凶化吉,实乃我梁山泊万千之喜!只是……这位英雄……”
他目光转向一旁阴气森森的韦一笑,以及周围那肃杀的一千灰衣人,“……和这些弟兄,不知是何方神圣?为何称哥哥为‘主公’?”这也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刘唐、三阮等人从狂喜中稍稍冷静,也带着疑惑看向晁盖。林冲、呼延灼等将领则更加警惕,手不自觉按上了兵刃。
这一千神秘人马的出现,以及那青袍鬼魅般的高手,彻底打破了梁山原有的力量平衡。
晁盖早有准备,神色自若,朗声道:“诸位兄弟不必惊疑。此事说来话长。
我中箭之后,魂魄离体,恍恍惚惚,竟至一处仙境,得遇异人点拨。异人言我命不该绝,梁山气运未尽,故赐下仙丹灵药,不仅治愈箭伤,韦蝠王与这一千明教弟子,便是异人所赐,助我梁山共抗强敌、替天行道的助力!”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将系统之力归结于虚无缥缈的“异人”和“仙境”,在这个信奉鬼神的时代,反而比任何精密的解释都更具说服力。
尤其是他“死而复生”、伤势瞬间痊愈的神迹就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
“原来如此!”刘唐第一个恍然大悟般猛拍大腿,“定是哥哥义薄云天,感动了上苍!派来天兵天将相助!”
“对!定是如此!”阮小七也兴奋地嚷道,“我看这位韦……韦蝠王,还有这些明教的兄弟,个个身手不凡,定是天上星宿下凡!”三阮、杜迁、宋万、白胜等晁盖的死忠顿时士气大振,纷纷附和,看向晁盖的目光充满了近乎狂热的崇拜。
就连林冲、徐宁等人,脸色也缓和了不少,若真是天助梁山,那自然是好事。
吴用眼神闪烁,迅速分析着晁盖话语中的信息和对局势的影响,他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宋江,心中暗叹一声,知道此刻绝不能再触怒这位焕然一新、深不可测的天王哥哥,
于是顺势躬身道:“天佑梁山!天佑天王哥哥!此乃吉兆,我军必胜!”晁盖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再次扫向宋江:“贤弟,如今你还认为,该当撤军吗?”宋江一个激灵,仿佛从噩梦中惊醒,连忙深深鞠躬,声音带着惶恐:“小弟愚钝,险些误了大事!哥哥得天相助,神威盖世,那史文恭跳梁小丑,何足挂齿!自然是不撤军,不撤军!一切但凭哥哥做主!”
他此刻心乱如麻,晁盖的“死而复生”和突然获得的强大外力,彻底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巨大的恐惧和失落让他几乎站立不稳。晁盖不再看他,转而面向全体头领和士卒,声音陡然提高,
充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好!既然都不愿撤军,那便传我将令!”他声如洪钟,在寂静的夜空中传遍四方:“自即刻起,废除撤退之议!各营谨守岗位,加固营寨,严密巡逻,防止曾头市夜袭!伤员好生救治,粮草妥善管理!待明日,我自有破敌良策!”
“谨遵天王将令!”刘唐、三阮等人大声应和,声震四野。
其他头领,包括林冲、呼延灼等,也纷纷躬身领命。
军令一出,原本涣散的军心,竟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晁盖展现出的强大气场与“神迹”,迅速凝聚起来!
下达命令后,晁盖才对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韦一笑道:“韦蝠王,让你和弟兄们奔波而来,辛苦了。暂且让弟子们于中军附近扎营休息,你随我入帐,有要事相商。”
韦一笑尖声一笑,声音如同寒冰摩擦:“主公客气了,能为主公效力,是韦一笑的荣幸。”他随即转身,对着肃立的明教弟子们做了几个简单的手势。
那一千弟子立刻行动,无声无息,却效率极高,迅速在中军大帐旁清理出一片区域,开始安营扎寨,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让一旁的梁山士卒看得啧啧称奇。
晁盖则对众头领道:“诸位兄弟也各自回营安抚士卒,严守岗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