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顾清宴要来家里吃午饭,宋心悦心里揣着点小雀跃,正琢磨着去供销社转一圈。
虽说这年头肉菜紧俏,但总不能让顾清宴来吃饭,却连个肉菜都没有。
吃完饭,母女俩收拾好,就手挽着手一道出门。
刚把院门打开,就见顾清宴站在门口。
他手里提着个竹篮,里头装着一条鲫鱼,还有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以及青椒茄子之类的时令蔬菜。
宋心悦眼睛瞬间亮了,“早啊,顾二哥!”
顾清宴往旁边侧了侧身子,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金阿姨,悦悦,早上好!”
他说话时视线先落在金玉芝身上,带着晚辈的礼貌,随即转向宋心悦,眼神里的温度又柔和了几分。
金玉芝看着那满满一篮东西,“是清宴啊,你这是?”
“我习惯早起,” 顾清宴晃了晃手里的篮子,语气自然,“想着今儿来吃饭,就顺路去供销社买了菜,省得你们再跑一趟。”
金玉芝连忙阻止:“你这孩子,哪有让你来家中吃饭,反倒让你买菜的道理?快拿回去,悦悦这就去买。”
顾清宴声音里添了点认真:“阿姨,我们日后就是一家人,谁买都一样。”
金玉芝还要再说什么,宋心悦突然从旁边凑过来,笑嘻嘻地接话:“是啊妈妈!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而且昨天,顾二哥都把自己的存折给我了!”
金玉芝伸手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你这孩子,这还没结婚呢,你咋好意思收的。”
宋心悦心虚地笑了一声,赶紧拉了拉母亲的衣角转移话题:“妈妈,你快去上班吧,再不走该迟到了。我带顾二哥进去,他提着这么多东西,怪累的。”
金玉芝瞪了女儿一眼,又转向顾清宴,语气诚恳:“清宴,悦悦被我惯坏了,不懂事,日后要麻烦你多担待了。”
顾清宴连忙摇头,郑重道:“悦悦自小就懂事,对我来说,她从来都不是个麻烦!”
这话让宋心悦听了很是高兴,她眼神亮晶晶地盯着顾清宴,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
越发觉得嫁给顾二哥这个决定真好。
宋心悦推着母亲往外走,还不忘回头冲顾清宴眨了眨眼,“妈妈就放心吧,我也不是谁的东西都收的!”
金玉芝被她逗笑了,又叮嘱了两人几句,这才快步往钢铁厂走去。
见母亲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宋心悦立即转身,伸手就去接顾清宴手里的篮子:“顾二哥快进来!我帮你提一点,看着就沉。”
顾清宴把篮子往身后挪了挪,避开她的手:“没事,不重!你带路就行。”
宋心悦脚步轻快地往厨房走:“顾二哥真好,把菜放厨房就行。”
说着,她摸出钥匙,先将厨房的门打开,又转身把堂屋的门也打开。
从橱柜里拿出个搪瓷杯,给宋清宴泡了杯茶水,放到顾清宴面前的茶几上:“顾二哥先坐着歇会儿,喝杯茶。对了,你吃早饭了吗?”
顾清宴接过茶杯,“我吃过了!”
……
宋心悦母女俩不知道的是,头几年宋向阳刚工作时,每个月上交的工资,她只往乡下寄一半给两个小儿子。
这十八年,宋老太一直跟宋向阳在京市生活。
自打宋老头去世,宋向阳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诠释了长兄如父。对她这个母亲更是孝顺得没话说。
宋老太心里本就最疼这个大儿子。
当年大儿子当兵在外,她没看好家里的儿媳妇,才让赵春梅那个狠心的女人抛夫弃子改嫁了。
这事像根刺,在她心里扎了将近二十年,总觉得愧对了大儿子。
再加上,若不是靠着宋向阳,她一个乡下寡妇哪能在京市过上这般安稳日子?
有肉吃,有细粮,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份心,自然就越发偏着大儿子了。
以至于如今宋向阳一个月有87.5元的工资,宋老太每个月只寄十块钱回去给两个儿子,再匀出十块给大孙子宋卫东零花,剩下的六十七块五,全都被她悄悄存进了银行。
那本存折上面的数字已经相当可观了,只是这事,宋老太并没有告诉宋向阳。
一大早天不亮,宋老太就揣着钱票出门了,在供销社门口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才买到半斤猪肉。
宝贝似的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
回到家,她赶紧把炉子捅旺,烙了两张葱油饼又煮了一锅鸡蛋汤,油星子飘在汤面上,看着就香。
她把早饭端到宋向阳面前,见他眼窝红肿,眼下还有青黑,心疼得直叹气:“向阳,娘今儿特意买了肉,等你中午回来,娘给你包饺子吃。”
宋向阳盯着碗里的葱油饼,眼神有些发木,饼的香味飘进鼻子里,却勾不起半点胃口。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点头,拿起饼子小口啃着。
吃完早饭,他没说一句话,低着头就往厂里走。背影驼着,像是被什么东西压垮了。
宋老太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了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