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兰见母亲从屋里出来,连忙快步上前,扶住母亲的胳膊,语气满是担忧:“妈,我听说你这两日不舒服,夜里咳嗽得厉害。您说您也是,不舒服为啥就不去医院呢?”
姚老太太摆了摆手,笑着转移话题:“哪有那么严重,就是冬天屋里冷,有点着凉了,喝两顿姜茶就好了。”
“这么冷的天,你们咋还把然然带来了,快进屋,屋里生了炉子,暖和着呢,别冻着孩子。” 她说着,又转头看向顾清宴,眼里满是欣慰:“阿宴回来了,听你妈说,你如今都当上营长了?真是有出息!比你表哥他们强多了。”
顾清宴笑着点头:“姥姥,我昨儿刚从部队回来。悦悦知道您咳嗽,特意给您带了两罐蜂蜜和两斤梨,蜂蜜能润肺,梨煮水也能止咳,您收在自己屋子里。”
姚老太太笑着应下,拉着顾清宴的手就往屋里走:“好,好,还是悦悦细心。快进屋,咱们屋里说,外面风大。”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走进主屋,屋里的炉子烧得正旺,将整个屋子烘得暖融融的,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姚老太太示意众人坐在炕上,又从炕头的柜子里拿出一把奶糖,递给顾歆然:“然然乖,太姥姥给你糖吃。”
小家伙乖乖地接过来,甜甜地喊了声: “太姥姥好!”
这一声喊得姚老太太心都化了,笑得合不拢嘴:“咱们然然真乖,真会说话。”
苏棠很有眼力劲,见奶奶将顾家人带进了堂屋,就回自己的屋子里拿了些红糖放进水壶里,又去厨房找了块生姜,切成细细的姜丝,一起放进水壶里,准备煮红糖姜丝水给大家驱寒。
准备好之后,她拿了五个粗瓷碗,拎着水壶回到堂屋,将水壶放在炉子上面。
姚玉兰看着苏棠忙碌的身影,笑着说道:“你这孩子,跟我们还这么客气!我们又不是外人,这红糖你自己留着吃好。”
苏棠笑着摇摇头:“今儿天冷,大家路上肯定冻着了,喝碗姜汤去驱寒。”
话音刚落,堂屋的棉帘子就被人从外面撩开,刘海燕裹着一件花棉袄走了进来,看到屋里的人,脸上挤出笑容:“小姑来了!表弟跟弟妹也来了!”
姚玉兰强压着心中的厌恶,语气带着几分疏离:“海燕在家呢?我来的时候,看你嫂子一个人在院子里扫雪,还以为你又回娘家了呢。”
刘海燕哪里听不出姚玉兰话里的意思,却装作没听懂,反而走上前,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语气带着几分得意:“小姑,不是我不帮嫂子干活,是我这个月的小日子没来,我婆婆说我可能是有了,不让我干重活,怕累着孩子。”
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姚老太太的脸色当场沉了下来,眼神严厉地看向刘海燕,语气带着几分呵斥:“你是看不到屋里有外男吗?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心里没个数?”
刘海燕却压根没把姚老太太的呵斥放在心上,在她看来,顾清宴孩子都生了,还有啥不知道的?
这死老太婆就是偏心,对苏棠和颜悦色的,对自己就板着一张臭脸。她心里憋着气,眼神却不自觉地在堂屋扫来扫去,她想看看小姑这次回来,带了啥好东西。
姚老太太把她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没好气道:“别看了,你小姑带的东西,老婆子我已经收起来了,那是给老婆子补身子的,没你的份。你要是闲着没事干,就回屋躺着去。”
刘海燕却厚着脸皮,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双手往腿上一放:“我回屋也闲着没事干,还不如在这儿陪小姑说说话呢。”
姚玉兰上次可是放话不回姚家了,这次突然回来,定是有啥大事,她得听着,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
姚玉兰看向姚老太太,语气带着不容商量的坚决:“妈,别扯这些没用的了,今儿说啥我都得带您去医院看看,让医生好好检查一下肺部,省得我心里不踏实。您要是不去,我这心里总悬着,连觉都睡不好。”
姚老太太还是不想去,可看着闺女满眼的担忧,也知道她是真心疼自己,便软了语气:“真没事,就是小咳嗽,吃两顿药就好了。这外面天寒地冻的,我懒得折腾,等开春天气暖和了,我再去医院做个体检,行不行?”
姚玉兰却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刚才还飘着的雪花已经停了,云层里透出几分光亮,像是要出太阳的样子。
她趁机劝道:“妈,你看今儿天气要转晴了,说不定一会儿就出太阳了。你要是怕冷,咱们就多穿件袄子,中午去。”
姚老太太以为闺女是愿意留下来吃午饭,脸上的笑容更浓了,立马要下炕:“那行!我这就去让你爹去厨房做饭。”
姚玉兰伸手拦下了她,笑着摇头:“不用麻烦了,妈,咱们中午去国营饭店吃。吃完饭后,咱们就顺道去医院。”
姚老太太也明白闺女是不愿意跟陈美丽在一起吃饭。她心下叹了口气,也顺着她的意思点头:“行,听你的!咱们中午就去国营饭店吃好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