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阳光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玻璃窗,在水泥地上切割出菱形的光斑。窗外传来远处训练场上的口号声,夹杂着秋蝉最后的鸣叫。陆景渊端着两个军绿色的铝制饭盒从食堂回来,饭盒边缘还冒着若有若无的热气,他的步伐稳健而规律,军靴在水泥地上发出清晰的声响。
他将饭盒轻轻放在铺着《解放军报》的书桌上,打开盒盖时,铝制扣环发出清脆的声。简单的饭菜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显得格外珍贵:一份烧得油光发亮的红烧土豆,土豆块大小均匀,裹着深色的酱汁;一份清炒白菜叶,青翠欲滴,还冒着热气;还有两个圆润饱满的白面馒头,散发着淳朴的麦香。
该吃饭了。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训练场上的干脆利落。他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两双用得很旧的木筷,筷子的一端已经磨得光滑圆润,显示出长期使用的痕迹。
苏星澜安静地坐在床沿,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目光专注地追随着他的每一个动作。这是她第一次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准备用餐,之前的进食都是在医院由护士协助完成的。她仔细观察着饭盒里的食物,像是在分析某个未知星球的生物样本,眼神中带着科研人员般的专注。
陆景渊将其中一双木筷递给她,敏锐地注意到她接过去的动作十分生疏。筷子在她纤细的手指间显得格外笨拙,就像握着一件从未使用过的异星武器,她的手指僵硬地弯曲着,完全不得要领。
要这样握。他自然地坐到她身侧,耐心地示范起来。粗糙的大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指,调整着筷子的位置,动作轻柔得像是拆解一枚精密炸弹。拇指放在这里,食指和中指控制这根,无名指抵住下面。记住三点支撑的原理,就像架枪一样要稳。
他的掌心有常年握枪留下的薄茧,触感粗粝却异常稳定。苏星澜专注地模仿着他的动作,眉头微微蹙起,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手指间的力学平衡。在她过去的认知里,进食只是为了补充能量,高效营养液三秒就能完成补给,从未想过会发展出如此复杂的进食仪式。
系统分析启动:使用两根细长木棍夹取食物,效率评级:D级。操作难度:B级。物理原理:杠杆作用。文化意义:未解。建议研究:为何不选择更直接的营养摄入方式?当前文明等级与科技水平存在明显矛盾。
第一次尝试夹土豆,滑腻的土豆块从筷子间溜走,一声掉回饭盒,在饭盒边缘留下一道酱色的痕迹。苏星澜的眼中闪过一丝困惑,显然对这个结果感到意外。陆景渊没有说话,只是重新夹起一块,刻意放慢动作,让她能看清每个细节——从夹取的角度到力道的掌控。
手腕要稳,手指要柔。他的指导简洁明了,带着训练新兵时的严谨,就像握枪,太紧会抖,太松会掉。找到那个平衡点。
苏星澜再次尝试,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这次她成功夹起了白菜,却在送往嘴边的途中掉落,菜叶轻飘飘地落在她的衣襟上。她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挫败,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放松。陆景渊轻轻托住她的手腕,引导她调整姿势,想象这是在操作精密仪器,用力过猛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三次尝试时,她终于成功将一块土豆送入口中。味蕾传来的陌生感觉让她微微一怔。土豆炖得软糯适中,酱油的咸香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这是完全超出她数据库的口感体验。她慢慢咀嚼着,感受着食物在口中发生的变化。
味觉分析:检测到复合味道,咸度0.8%,甜度0.3%,温度65℃。与标准营养液成分对比,发现32种未知有机化合物。口感评估:柔软度7/10,易咀嚼,感官体验丰富度9/10。结论:味觉刺激远超营养液,建议进一步研究这种进食方式对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
她又尝试了白菜,清爽的口感让她不自觉地睁大了眼睛。这种需要通过反复咀嚼才能充分释放味道的进食方式,对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每一口都需要细嚼慢咽,这让她不得不放慢节奏,细细品味每一种味道在舌尖绽放的过程。她甚至能分辨出炒菜时使用的是什么油——应该是菜籽油,带着特有的清香。
合口味吗?陆景渊注视着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注意到她品尝不同食物时眼神的微妙差别。
苏星澜仔细品味着口中的食物,像是在分析什么重要数据。味道...层次很丰富。她最终给出一个谨慎的评价,比营养液...更具感官刺激性。但是效率太低。
陆景渊的唇角几不可见地向上弯了弯,又给她夹了块土豆:多吃点,这个有营养。他的动作很自然,就像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他敏锐地注意到她更偏爱土豆软糯的口感,于是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那一份也拨到她饭盒里。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苏星澜的观察系统。她看着饭盒里多出来的土豆块,眼神中掠过一丝不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