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位于首都西郊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内,却依旧亮着几盏光线稳定、亮度适中的灯。这里没有挂牌,门口仅有简单的数字编号,警卫级别却远超其表象,暗处的哨兵眼神沉静,与隐蔽的电子探头共同构成了一张无形的监控网。
这里,是第七局的某个办公地点。一个独立于常规体系之外,专门负责调查、评估和处理各类特殊事件非常规人员的机构。
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烟雾缭绕。赵伟民,第七局资深处长,正靠在椅背上,指间夹着一支燃了半截的香烟,眉头紧锁地看着桌上的一份薄薄的档案。档案袋是普通的牛皮纸,封面上用红色钢笔写着待查证/初步字样,下面是编号和一串日期。
他翻开封皮,里面的内容寥寥无几。
姓名:苏星澜(暂用名)
性别:女
年龄:约16-18岁(目测)
关联人:陆军XX团团长,陆景渊
信息来源:外围观察员K7(书店事件)
初步情况概述:
> 目标于X月X日,由陆景渊陪同,出现在市新华书店。目标对德文版《机械原理与精密制造》表现出超常专注度,并能以流利德语与店员进行专业**流,内容涉及核心原理修正。其德语发音及用词习惯,带有无法辨识地域特征的特殊腔调。目标知识深度远超其年龄及外貌表现,对工程机械领域见解独特且一针见血。陆景渊出现后,目标迅速收敛,行为模式转为依赖、懵懂状,反差极大。
> 判断:目标身上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矛盾点。疑似具备极高语言天赋及深度工程机械知识背景,来源成谜。建议:列入观察名单,进行初步背景核查及风险评估。
赵伟民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这份报告来自一个极为可靠的老线人,代号,在新华书店工作了几十年,本身就有一定的德文和工程学底子,为人谨慎,他的判断很少出错。
苏星澜......赵伟民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一个凭空出现在边境原始森林,被陆景渊所救,来历成谜的少女。之前的调查显示,周边区域无人认识她,户籍系统里也查无此人,仿佛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身份不明的流浪者,或许牵扯某些边境琐事,陆景渊愿意收留,他们也就暂时搁置,只是保持基础关注。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流利的、带着特殊腔调的德语?深奥的机械工程知识?远超年龄的专注与见解?以及在陆景渊面前迅速切换的、近乎伪装的状态?
这一切,都指向了两个字——。
在第七局的词典里,往往意味着麻烦,但也可能意味着......机遇,或者风险。赵伟民的脑海中闪过几个卷宗编号,那些曾经被标记为的对象,有的成了国家宝贵的财富,有的则险些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个苏星澜,会是哪一种?
陆景渊知道多少?又扮演着什么角色?赵伟民喃喃自语。这位年轻的团长,背景干净,根正苗红,能力出众,是军中有名的悍将,前途无量。他为什么会如此维护这个来历不明的少女?是真的动了恻隐之心,还是......他察觉到了什么,甚至参与其中?
可能性太多,信息太少。
赵伟民掐灭了烟头,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一个内部号码。
喂,是我,赵伟民。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关于编号K7上报的,‘苏星澜’相关信息,启动**三级非侵入式调查程序**。范围限于公开信息核查与远距离行为模式记录,重点评估其知识来源与潜在风险等级。未经我批准,不得接触目标及相关人员,避免打草惊蛇。
是,处长。电话那头传来干脆的回应。
挂断电话,赵伟民重新拿起那份薄薄的档案,目光深沉。一丝微小的波澜,已然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涌动。这个名叫苏星澜的少女,就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虽然此刻只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但谁也不知道,这涟漪之下,是否潜藏着能掀起巨浪的暗流。
他走到窗边,拉开一丝窗帘缝隙,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城市的灯火在远处明明灭灭,秩序井然。而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这重重阻隔,落在了那个此刻应该已经熄灯就寝的陆军大院方向。
......
与此同时,陆军大院,陆景渊的宿舍内。
与第七局办公室的冷峻严肃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沉淀下来的、令人心安的暖意。
书房里,苏星澜已经伏在沙发扶手上睡着了。她怀里还抱着一本摊开的俄文版《材料力学基础》,呼吸均匀绵长,长睫如同休憩的蝶翼,在眼睑下投下柔和的阴影。显然,高强度的脑力活动耗光了她本就因周期性沉睡而不算旺盛的精力。
陆景渊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轻轻放下钢笔。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走到沙发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