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屏幕上,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生态馆后巷。车门打开,一人下车,抬头瞥了眼摄像头,迅速躲进角落。
陈岸眯起眼睛,手指按在回放键上,将画面定格在那人转身的瞬间。他放大手表反光处,看清了那张脸——张建国。
“是他。”陈岸松开按键,“他不是什么专家,目标是系统。”
陈小满站在一旁,手里握着平板。“哥,三段录像我都比对完了。这个人从下车到消失只用了十七秒,走的路线完美避开了所有巡逻点。”
“训练有素。”陈岸起身走到声呐屏前,“通知周大海,让他带船队出海转一圈,不远不近地跟着。”
“现在发信号?”
“不用信号。”陈岸摇头,“用灯语。三闪停,两长亮,再三闪。他知道意思。”
陈小满点头,转身跑向通讯台。
陈岸按下总控开关,整个生态馆瞬间陷入黑暗,只有几台设备仍在低鸣运转。他套上防滑胶靴,又从柜子里取出一套深色潜水服。
不到十分钟,对讲机传来周大海的声音:“东南海域发现一艘快艇,没挂旗,航速缓慢,不像巡查船。”
“是他们。”陈岸拉紧衣领,“我下去看看。”
“你一个人去?”
“你不用动手。”陈岸拎起背包,“守住外围就行。”
他走出生态馆,夜风拂面。远处渔船的灯火零星散落。他登上接应的小艇,驾驶员是合作社的老李。
“真要去?”老李握着方向盘。
“不去,怎么知道他们想干什么。”陈岸系好安全带,“走吧,别靠太近。”
小艇贴着礁石边缘悄然前行。抵达位置后,陈岸翻身入水。海水微凉,他调整呼吸,顺着水流缓缓下潜。
手腕上的声呐仪震动两下,提示目标在前方三百米。那艘快艇浮在水面,几乎未开灯,仅能辨出模糊轮廓。
陈岸绕至侧翼,藏身于一块礁石后,探查艇底状况。新型涂层触感微涩,但龙骨位置仍具备吸附条件。
他从背包中取出一个扁平金属盒,底部带有磁性贴片——昨天签到获得的新道具:量子纠缠磁力炸弹。外形如电池,正面嵌着一颗蓝色晶体。
“绑定成功。”系统提示音在他脑中响起。
他将炸弹贴在龙骨中央,用手压实数秒,确保牢固。刚准备撤离,快艇突然启动下潜程序,螺旋桨开始转动。
水流骤然紊乱。陈岸紧贴礁石,待推力稳定后才缓缓后退。他精准计算时间,在螺旋桨完全展开前,借反向水流脱离危险区。
浮出水面时,小艇已等候多时。老李伸手将他拉上船。
“装好了?”
“装好了。”
回到指挥中心,陈小满正盯着屏幕。“哥,信号接通了,共振晶体已经开始同步。”
“让他们继续监视。”陈岸脱下湿衣,“等他们动,我们就动手。”
凌晨两点十七分,快艇驶离渔场,朝西北方向前进。
“他们在逃?”陈小满问。
“不是逃。”陈岸注视着轨迹线,“是在引我们引爆。”
“什么意思?”
“他们知道我们会装炸弹。”陈岸走到控制台前,“所以准备了假接收器。我们一触发,他们立刻就能察觉计划败露。”
“那还炸吗?”
“炸。”陈岸点头,“但不是现在。”
他让陈小满输入新指令,将引爆频率切换至备用通道,同时命令周大海派人排查生态馆周边所有进出人员。
早上六点零三分,陈岸接到周大海电话。
“抓到一个。”周大海说,“穿着维修工衣服,身上带着个金属盒,长得跟你那炸弹控制器一模一样。”
“东西拿回来了?”
“拿回来了,人还在船上。”
陈岸立即调取设备数据,发现原本传向炸弹的信号在中途被复制分流,另一路指向三十海里外的一栋办公楼——正是张建国登记的办公地址。
“被调包了。”陈岸冷笑,“我们手里的遥控器是假的,真正的引爆装置已被他们带回总部。”
“你是说...”陈小满睁大眼睛,“我们现在按下按钮,炸的是他们的假设备?而真炸弹,正在给会议室供电?”
“没错。”
“要通知他们吗?”
“不通知。”陈岸坐下,“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七点整,阳光洒进指挥室。陈小满趴在桌上打了个哈欠。
“哥,你说他们什么时候会发现?”
“快了。”
话音未落,屏幕警报弹出:
【信号解耦,能量充能达到临界值,预计十分钟后自动触发】
“他们还没切断电源?”
“说明没人察觉。”陈岸看着建筑热成像图,“今天会议室有例会,主电源连着空调和投影,不能随意断电。”
八点十二分,张建国步入会议室。画面来自通风管内的微型摄像头。他坐在主位,打开电脑,身后挂着一幅海洋地图。
“各位。”他开口,“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合法接管民间监测网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