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令牌在萧逸尘掌心持续发烫,黑曜石表面的纹路竟与融图的六脉道韵产生共振,银白色光流顺着纹路游走,在地面投射出残缺的星图。苏瑶将星图数据与昆仑墟古籍比对,机械义眼突然亮起:“这是上古‘玄牝观星台’的坐标!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天枢崖,与归墟封印处在同一条灵脉线上。”
清玄子抚过令牌上的磨损痕迹,神色凝重:“这令牌边缘有守印人的刻痕,蓬莱古籍记载,归墟封印由六脉守印人共同维系,每代守印人都会在令牌上留下灵识印记。” 他看向萧逸尘,“融图能引动令牌共鸣,或许你就是当代灵脉守印人。”
众人即刻启程前往太白山,随着海拔攀升,空气中的煞气愈发稀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天枢崖顶并无想象中的台阁,仅存半截断碑与满地碎石,断碑上刻着 “致虚极,守静笃” 六个篆文,字迹被岁月磨得模糊,却仍透着淡淡的灵韵。
“这里的灵脉波动很奇怪。” 澹台明镜的地脉玉珏贴在断碑上,土黄色纹路刚蔓延就被弹回,“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屏障包裹,所有道韵都会被吞噬。” 她尝试注入真炁,玉珏竟泛起细碎的裂纹,“这不是煞气,是‘虚静禁制’。”
萧逸尘将融图置于断碑前,六脉道韵缓缓流淌:“‘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禁制不是用来防御,而是筛选。” 他想起《道德经》中的箴言,缓缓闭上双眼,将心神放空,“必须摒弃所有执念,让道韵自然流转才能进入。”
林羽按捺住拔剑的冲动,剑意渐渐收敛:“我试试。” 他盘膝而坐,道剑横置膝上,任由灵脉道韵顺着剑身蔓延。当剑意与断碑篆文产生共鸣时,碎石堆突然发出轻响,一块石板缓缓移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阶梯两侧的石壁布满星图壁画,从六脉始祖封印魔尊的场景,到历代守印人传递令牌的画面,脉络清晰可见。苏瑶用扫描仪记录壁画细节,突然停在一幅破损的画作前:“这里少了一块!按壁画顺序,应该是记载守印人血脉传承的部分。”
“不是缺失,是被人取走了。” 灵汐的和融真火拂过石壁缺口,留下淡淡的焦痕,“缺口边缘有火煞符的残留,和逆道盟用的符纹一致,应该是玄夜干的。” 她指尖轻触壁画,“这些颜料里混合了守印人的精血,所以能保存万年不褪色。”
阶梯尽头的石门上刻着完整的六脉星图,金、木、水、火、土、灵脉六个星位均匀分布,唯有灵脉星位处嵌着一个凹槽,形状与归墟令牌完全吻合。萧逸尘将令牌嵌入凹槽,石门缓缓开启,一股清冽的气息扑面而来。
玄牝观星台藏于崖腹之中,中央矗立着一座青铜观星仪,仪座上刻满了星轨符纹,四周散落着数十枚玉简。观星仪顶端悬浮着半块水晶残片,残片上的星图正与融图的六脉道韵同步流转,发出细碎的光芒。
“找到了!” 苏瑶捡起一枚玉简,神识探入后瞳孔骤缩,“这是初代守印人的手记!上面写着归墟魔尊并非天生恶神,而是上古灵脉异变产生的‘道之阴影’,六脉守印人的职责不是镇压,而是用道韵调和其与三界的平衡。”
清玄子翻阅另一枚玉简,脸色愈发凝重:“噬道族!手记里提到,有一族妄图掌控魔尊力量,他们能吞噬道韵转化为煞气,当年灵脉枯竭灾变就是噬道族偷袭守印人引发的。” 他看向归墟令牌,“玄夜可能被噬道族蛊惑了。”
萧逸尘走到观星仪前,水晶残片突然飞入融图,六脉道韵瞬间暴涨:“‘静而徐生’,这观星仪是用来监测归墟平衡的。” 他指尖划过仪座符纹,星图突然开始逆转,“现在魔尊的力量正在复苏,六脉道韵的平衡被打破了。”
就在此时,观星台突然剧烈震颤,石门 “轰隆” 一声闭合。三个身着紫色道袍的修士从阴影中走出,脸上同样戴着半边银色面具,与之前偷袭昆仑墟的面具人如出一辙。“没想到你们能找到这里。” 为首的修士声音沙哑,“既然来了,就留下来当新的封印祭品吧。”
林羽的道剑瞬间出鞘,剑意直刺修士面门:“噬道族?当年的灾变就是你们搞的鬼!” 剑意刚靠近修士,竟被其周身的黑气吞噬,“你的道韵能吞噬剑意?”
“不止是剑意。” 修士冷笑一声,黑气化作利爪抓向林羽,“所有道韵在我面前都是养料。”
“‘静为躁君’,别硬拼!” 萧逸尘及时将融图挡在林羽身前,六脉道韵化作柔和的光罩,“他的黑气虽能吞噬道韵,却无法消化虚静之力。” 他看向众人,“集中精神,让道韵保持凝滞状态。”
澹台明镜将地脉玉珏按在地面,土黄色纹路不再蔓延,而是在身周形成稳定的光圈;灵汐的和融真火收束成一团,悬浮于掌心;清玄子的拂尘垂落,灵韵静止不动;苏瑶关闭所有探测功能,机械义眼恢复成普通形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