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舟刚突破道源中层的星云壁垒,万法道胎表面的 “混沌演化图” 便剧烈震颤,灰蒙底色的一炁道纹突然割裂为两半 —— 乳白阳气与墨阴阴气在纹络中相互排斥,中央的迷你混沌核心竟浮现出明暗交错的裂痕。萧逸尘掌心的混沌玉符与根枢玉符同时发烫,两道光纹缠绕着契纹木简,在虚空中投射出《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全息文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他凝视着舷窗外逐渐清晰的道源边界,那里正流淌着银灰色的 “界隔罡气”,“道源与域外鸿蒙的连接枢纽‘阴阳界枢’出了问题 —— 阴阳二气无法冲和,这是比演化停滞更致命的失衡。”
舷窗外的道源边界呈现出令人心悸的景象:中央悬浮着一道贯穿虚空的 “界枢裂隙”,裂隙内侧的道源一侧涌动着过剩的乳白阳气,外侧的域外一侧淤积着浓稠的墨阴阴气,而本该调和二气的 “冲和层” 已被银灰色的界隔罡气彻底封堵。周围的 “跨界星桥” 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解 —— 曾连接道源与机械族域外矿场的 “铁索星桥” 寸寸断裂,金属残骸在罡气中化为齑粉;滋养灵族域外秘境的 “幻雾星桥” 消散成虚无,只留下残留的灵纹被罡气撕碎;矮人传承的 “符文星桥” 崩解成碎片,符文道纹在阴阳二气的冲击下快速褪色。苏瑶的探测系统捕捉到惊悚数据:“阴阳界枢的‘冲和效率’已降至零,” 她调出演化模型,“正常状态下,界枢每刻钟完成三万六千次阴阳冲和,产生的和气既滋养道源又反哺域外。现在冲和完全停滞,道源阳气过盛将引发焚天浩劫,域外阴气过郁会导致万域寂灭,最多只剩三日时间!”
林羽的道剑此刻爆发出刺眼的白光,剑脊的盘古虚影竟浮现出灼烧的痕迹,剑内新凝聚的 “一炁剑意” 在阴阳二气的冲击下不断分裂:“剑的本源是‘一炁分化’,” 林羽感受着剑内的能量紊乱,“之前领悟的道生一,是在单一域内的演化,可阴阳界枢的‘冲和’是跨域的二气交融,剑意根本无法兼容!” 剑灵传递来破碎的画面:界枢裂隙深处,有一道 “冲和枢纽” 被银灰色的界隔罡气包裹,那是阴阳失衡的根源,也是连接两界的核心病灶。
道舟降落在界枢裂隙旁的 “和光台” 上,台面刻满了 “阴阳冲和” 的演化图谱:从道源阳气入界枢,到域外阴气汇裂隙,再到二气冲和生和气,最终和气双向滋养,形成完美的循环。但图谱的 “冲和” 环节已被界隔罡气覆盖,代表 “冲气以为和” 的节点一个个崩裂,只剩下僵硬的 “阴阳对立” 纹路在蔓延。五位身着黑白道袍的 “界枢守护者” 从裂隙中走出,为首者手持刻有 “阴阳鱼” 符文的玉杖,周身流转着滞涩的罡气:“外来者,阴阳冲和的损耗已超出两界承载,唯有彻底加固界隔罡气,隔绝彼此,方能保住道源与域外最后一丝生机。” 左侧两位守护者挥动阳火幡,乳白火焰瞬间裹住道舟,船身的万法道胎开始发烫:“阳气过盛必生劫火,强融只会加速道源焚毁!” 右侧两位守护者转动**印,林羽的道剑突然被阴气冻结,剑体表面的 “一炁道纹” 开始消失 ——“阴气过郁必成死寂,跨域之物不配接近界枢。”
云松子的算筹在此时化作乳白、墨黑、淡金三色光杆,分别对应 “阳、阴、和” 三个方位,却在推演冲和脉络时全部崩碎。“《道德经》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他凝视着散落的光杆碎片,碎片上的卦象正被界隔罡气吞噬,“阴阳界枢的‘冲和’本是‘动态平衡’的自然节律,就像四季更替‘寒来暑往’,既不偏阴也不偏阳。这些守护者把‘隔绝’当成了‘守护’,违背了‘冲气为和’的本源!” 话音刚落,碎片突然重新聚合,在虚空中摆出 “阴阳冲和卦象”—— 乳白与墨黑光杆相互缠绕,中间的淡金光杆呈现出 “若有若无” 的波动,正是《道德经》“冲气以为和” 的道韵体现。
灵汐的混沌真火此刻呈现出乳白与墨黑交织的异象,两种火焰分别与阳气、阴气产生共鸣,却在试图催化冲和时被界隔罡气反噬。“‘阳气为天,阴气为地,天地交泰方为和’,” 灵汐突然想起萧逸尘此前对 “阴阳” 的感悟,她放弃强行催化,转而让火焰回归 “动态平衡” 的状态 —— 乳白火焰吸纳阳气时缓缓上升,墨黑火焰吸纳阴气时轻轻下沉,两种火焰在掌心形成旋转的阴阳鱼,淡金色火焰则化作流转的光带环绕其间,模拟 “冲气为和” 的节律。奇妙的是,当火焰模拟 “寒来暑往” 的波动时,界隔罡气的封堵力竟开始减弱,阴阳鱼中央浮现出细微的冲和道纹:“界枢守护不是隔绝阴阳,而是像天地交泰般‘冲气为和’!” 灵汐激动地调控火焰节律,“就像人体养生,阳盛则滋阴,阴盛则补阳,唯有双向调和方能生生不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