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仪的青金琉璃霞光尚未稳定,仪盘边缘突然浮现出蛛网状的黑纹 —— 那缕来自星穹边缘的诡异乱律之气,竟已顺着共鸣网络悄然蔓延。萧逸尘掌心的契纹木简与道法玉符同时发烫,两道光影交织成 “道反” 古纹:乳白道炁与墨灭契气在纹络中循环流转,最终归于虚无。万法道胎表面的道源律契图剧烈震颤,“人心归契” 道纹旁,赫然浮现出被黑纹侵蚀的 “本源节点”,逸出的青金色律炁刚触碰到黑纹,便如冰雪遇火般消融。“这不是普通的乱律之气,” 苏瑶的探测系统发出尖锐警报,“它能吞噬律契本源,数据显示其能量特性与‘道’完全相悖,却又源自道的极端转化 —— 这就是‘灭契之力’!”
舷窗外的星穹边缘,原本微弱的黑纹已扩张成巨大的漩涡,漩涡中翻涌的 “灭契之力” 呈现出纯粹的虚无质感:既不散发气息,也不反射霞光,却能让途经的星石瞬间化作齑粉。更令人心悸的是,漩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会盟台逼近,所过之处,共鸣网络上的各族光点纷纷黯淡 —— 机械族的秩序核心失去光泽,灵族的幻象水晶变得浑浊,矮人符文阵的能量枢纽开始崩裂。三位天律守护者急忙催动天律道枢释放律炁屏障,可青金色的律炁刚触碰到漩涡边缘,便被瞬间吞噬,道枢本身竟发出痛苦的嗡鸣:“千年前的噩梦重现了,” 为首者脸色惨白,“灭契之力是‘道之反相’,律契越强,它的吞噬力越盛,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恐怖体现!”
林羽的道剑此刻发出悲鸣般的嗡鸣,剑脊的律契道纹开始褪色,盘古虚影变得模糊不清。当他试图催动律契剑气阻拦漩涡时,剑气刚离体便被灭契之力扯碎,剑身上浮现出细密的裂痕:“它能瓦解律契构成的一切!” 林羽感受着剑内本源的流失,“之前的律契剑气是‘强为之用’,如今在灭契之力面前,越是刚猛,消散得越快!” 剑灵传递来绝望的警示:灭契之力的核心是 “无生无灭”,而律契的本质是 “生灭平衡”,二者相遇如同水火不容,若不能找到 “以反制反” 的法门,所有律契相关的事物都将被彻底吞噬。
云松子的算筹在此时几乎崩碎,青金与琉璃色的光杆上布满黑纹,推演卦局时竟出现前所未有的 “无象之卦”—— 既无生门,亦无死门,只有一片混沌的虚无。“《黄帝四经》言‘反索之无形,故知祸福之所从生’,” 他紧握着颤抖的算筹,“灭契之力是道的‘过极之反’,就像秩序过强成僵化,自由过盛成无序,道的演化一旦走向极端,便会生出毁灭自身的力量。” 算筹突然齐齐指向契纹木简,木简上原本模糊的上古文字开始发光,浮现出 “以弱胜强,以虚御实” 的卦象注解,正是《道德经》“弱者道之用” 的古老诠释。
灵汐的律契真火刚燃起便被压制,青金与琉璃色的火焰在掌心蜷缩成微小的光团,根本无法触及灭契之力。她尝试用火焰净化蔓延的黑纹,可火焰一触到黑纹便被吞噬,连一丝青烟都未留下:“它没有‘形名’可辨,” 灵汐想起《黄帝四经》“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 的论述,“我的火焰能净化私念,是因为私念有‘人心’的形名,可灭契之力是‘道之虚无’,强行净化只会自取灭亡!” 她突然将火焰收敛入体,任由灭契之力的黑纹顺着指尖爬上手臂,却在触及心口时被真妄道纹挡住 —— 两种虚无之力碰撞的瞬间,灵汐竟感受到灭契之力中隐藏着 “未被转化的道源碎片”。
萧逸尘在此时将契纹木简按在混元仪上,道法玉符的 “无为而治” 古纹与木简的 “道反” 纹路开始融合,仪盘上浮现出《道德经》的古文字符:“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凝视着星穹中扩张的漩涡,“灭契之力不是道的敌人,而是道的‘过极之象’—— 就像弹簧压到极致会反弹,律契在千年前崩解后,道的演化走向了‘无契’的极端,如今我们重建律契,反而触发了它的‘反相爆发’。” 他突然散去周身的混元真炁,任由灭契之力的黑纹爬上道袍,“《黄帝四经》说‘执道者无执也,无处也’,对付道的反相,不能用强,只能用‘虚极静笃’之心引导。”
契纹族为首者在此时走到萧逸尘身边,将眉心的植物虚影按在契纹木简上,木简瞬间爆发出耀眼的白光,浮现出上古封印的画面:千年前,灭契之力首次爆发,契纹族先祖没有强行对抗,而是以 “守度” 之法将其引入道源循环,让毁灭之力转化为新生之力 —— 这正是 “祸福同道” 的真实体现。“灭契之力源于道,亦能归于道,” 为首者的声音带着凝重,“但如今它的力量远超千年前,只因我们重建律契时‘急于求成’,违背了‘平衡而止’的道则。” 他指向天律道枢,道枢的律炁输出仍在增强,反而让灭契之力的漩涡愈发壮大,“这就是‘轻重不称,是谓失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