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块碎裂的、萦绕着熟悉道韵的冰晶,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林见素心中激起剧烈波澜。苏挽月确实来过这里,而且时间不会太久,冰晶中残留的太阴寒气与混沌意蕴尚未被此地浓郁的死气完全侵蚀。
他立刻收敛因激动而略微外泄的气息,【归墟之瞳】幽光烁烁,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仔细检查着这片区域。
战斗痕迹并不算太激烈,主要集中在雕像脚下这片暗银色金属广场。除了苏挽月破碎的冰晶,地面上还有一些焦黑的灼烧痕迹,能量属性阴冷诡异,与死魂鱼的气息类似,但更加凝练、高级,似乎属于更强大的归墟生物。
没有大规模破坏,说明战斗可能爆发得突然,结束得也快。苏挽月是且战且退,还是……被制服带走了?
林见素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蹲下身,指尖轻轻触碰一块冰晶,感受着其中残留的、属于苏挽月的清冷剑意与那一丝因他而生的混沌韧性。通过“共命之契”的微弱感应,结合此地痕迹,他大致判断,苏挽月应该还活着,但状态可能不佳,而且似乎被某种力量限制了移动,或者……带离了这片区域,导致感应变得极其模糊。
他必须找到更多线索。
目光投向那几尊破损的巨大石像。石像的材质非金非玉,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暗灰色石头,历经万古岁月与归墟死气的侵蚀,依旧保持着大致的轮廓。它们身披长袍,兜帽下的面容是一片深邃的阴影,唯有一双双眼睛的位置,镶嵌着某种早已失去光泽的黑色晶体,即便黯淡,也给人一种正在默默注视的感觉。
手持的法杖形态奇特,顶端并非常见的宝石或新月,而是复杂的、类似某种精密仪器般的环状结构。
“守望者……”林见素脑海中再次闪过这个称谓。这些雕像的风格,与“望乡-柒”观测站以及那“烛龙之眼”星门隐隐呼应,很可能属于那个早已湮灭的古老文明。
他尝试将神识探向石像,却被一股无形力场阻挡,那力场并非主动防御,更像是一种万古沉淀下来的、凝固的法则壁垒,坚不可摧。
无法从石像本身获取信息,林见素便将注意力转向它们脚下的基座与周围的金属地面。【归墟之瞳】逐寸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终于,在一尊石像基座的背面,靠近地面的一条不易察觉的缝隙中,他发现了一点微弱的能量反应。那并非灵力或死气,而是一种极其微弱、近乎熄灭的……信息流波动?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左眼归墟漩涡缓缓旋转,试图解析这缕微弱的信息流。这很困难,信息流残缺不全,且编码方式古老而陌生。
就在他全力解析时,异变陡生!
那尊石像手持的法杖顶端,那环状结构的中央,一点微不可查的星光骤然亮起,随即投射下一道淡蓝色的、略显虚幻的光束,正好笼罩住林见素!
林见素浑身一僵,瞬间调动寂灭道韵护体,【虚无心障】全力开启!但他预想中的攻击并未到来。那光束并无破坏力,反而带着一种扫描与识别的意味。
紧接着,一个断断续续、充满杂音、仿佛来自遥远过去的意念片段,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
“……识别……非序列……污染度……高……适配性……矛盾……道韵特征……符合‘种子’协议……最低权限……开放……”
嗡!
林见素只觉眼前一花,周围的景象瞬间变幻!他并非被传送,而是意识被拉入了一个奇特的幻境或者说……信息界面之中。
眼前不再是死寂的星骸陆地,而是一片浩瀚的星空投影。无数星辰闪烁,但大片大片的区域被一种不断蔓延的、令人窒息的“黑色潮汐”所吞噬、湮灭——那景象,与他之前在星门核心惊鸿一瞥看到的、守望者文明记录的“归墟侵蚀”一模一样。
星图快速流转、放大,最终锁定在了一片熟悉的星域——紫玉星所在的星域!而代表着“黑色潮汐”的前沿,已经如同悬顶之剑,逼近了这片星域的边缘!
一个冰冷的、毫无感情的声音(并非语言,而是直接的意义传达)在他意识中阐述:
“观测日志:纪元终末,‘寂灭之潮’突破第三防线,‘烛龙’星系沦陷……‘紫玉’观测点信号衰减……判定:高价值‘文明火种’区域面临湮灭风险……”
“执行‘方舟’协议最终阶段:播撒‘道种’,筛选适格者,延续文明可能性……”
“检测到适格者……灵魂异源……道心特质:‘向死而生’……与‘寂灭之潮’本源存在高度亲和性与潜在对抗性……符合‘逆潮之种’培育条件……”
“授予‘种子’印记(临时),开放‘基石图书馆’(残破)部分访问权限……”
无数杂乱的信息碎片涌入林见素的意识,虽然残缺,却让他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
所谓的“归墟”,在这些“守望者”的记录中,被称为“寂灭之潮”,是席卷宇宙、湮灭万物法则的周期性灾难。而守望者文明在覆灭前,执行了名为“方舟”的计划,在诸多尚有文明存在的星域(包括紫玉星)暗中播撒了所谓的“道种”,并建立了类似“烛龙之眼”的逃生网络和这样的信息记录点,旨在筛选出能够对抗甚至利用“寂灭之潮”的“适格者”,为文明保留一丝火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