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
昆仑学院深处,摇光塔专属于姜润月的演武场地上。
三道身影如初生之阳,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与蓬勃的朝气。
剑光灿烂,拳影翻飞。
气血奔涌之声,在这清晨的静谧中,奏响一曲昂扬的修行乐章。
常曦一袭白衣,剑随身走、身随剑动,《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剑》 在手中已,剑尖点、刺、挑、抹,无不精准流畅。
更难得的是,剑意中已蕴含了一丝自身对“变”与“幻”的理解,超出了这套剑法本身的桎梏。
她身形旋转间,裙袂飘飘宛如谪仙,引得远处一些早早起来练功的其他年级学员,不时投来羡慕与钦慕的目光。
谢蟾穿着一件无袖练功服,古铜色的皮肤上蒸腾着白色的热气。
他以掌代刀,修炼《太阴刀罡》基础篇,掌缘处寒气奔涌,刀芒凝而不发,竟已能在坚硬的青石地面上,划出一道道浅浅的白色痕迹。
其招式狠辣凌厉,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与常曦的灵秀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 引人注目。
尤枫则稳扎稳打,《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 进境神速,周身气血如长江大河般奔流不息,脚下的阴阳鱼虚影比数月前凝实数倍之多。
他偶尔也会演练一番《太极拳》,一拳击出,空气发出阵阵闷响,显示出惊人的力量与控制力。
姜润月静立一旁,目光不仅仅停留在三小只身上。
她的神念如水银泻地般,悄然覆盖了 大半个公共演武区。
除了观察三小只,她也在一直关注着学院其他年级学员的修炼情况。
毕竟作为学院的首席剑术教官,尤其是带着“破军”光环的特聘导师,她对昆仑学院有一份不自觉的责任感。
她能感觉到这几个月来,或许是受到了 常曦三人恐怖进境的刺激,整个学院的修炼风气,都变得更加浓厚和积极。
不远处的二年级学生区域,一群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正刻苦练习《惊雷剑》和《玄霜剑》。
相比数月之前,他们的剑招明显娴熟许多,发力技巧也掌握不错,虽然远不及常曦那般惊艳,但那份专注与认真值得肯定。
其中几名佼佼者,剑尖已然能带起微弱的破风声,显然距离“剑气初生”的境界已经不远了。
三年级学员则大多在切磋对练。
他们所修的剑法更为复杂,如《叠浪剑诀》、《磐石剑法》等。
剑光交错间,已有了几分实战的意味。
不少学生对于力量的运用、时机的把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一位 名叫 “秦猛” 的壮硕学员,一套《磐石剑法》 使得沉稳厚重,防御滴水不漏,隐有成为三年级领头羊的趋势。
而四年级的学员,作为即将毕业、面临选择(是加入镇国司各大特殊部门,还是进入各大军区)的群体,他们的修炼更注重 实战与杀伐。
许多人开始选修 《夺命连环三绝剑》、《七杀剑》 等更具攻击性的功法,因此气息也普遍更加凝练和彪悍。
姜润月甚至能察觉到,有几位顶尖的四年级学员,其实力已然达到战罡境初期,放在外界已算得上是好手了。
“看来,这三个小家伙,倒是无形中成了鲶鱼,搅动了整个学院的一池春水。”
姜润月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这种 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氛围,正是她乐于见到的。
当然,整个一年级上千名新生中,最耀眼夺目的依旧是她亲自教导的三小只。
常曦的修为已至开光境中期,剑法通明,甚至开始尝试将《太阴刀罡》的些许阴寒之意,悄无声息地融入剑招之中,使得剑法在轻灵之外,更添几分诡谲难防。
谢蟾与尤枫也紧随其后,突破在即。
学院方面提供的海量资源,加上他们自身卓绝的天赋和姜润月的悉心指点,使得他们的成长几乎没有瓶颈。
这一日,姜润月正在指导常曦如何更精妙地控制剑势的收放,力求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突然,她心有所感之下,抬头望向东面天空。
只见一道淡紫色的流光,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精准地向着摇光塔方向急速坠落而来。
光芒散去,化作一枚萦绕着淡淡寒气的玉简,悬浮在姜润月面前。
远在雒阳的师姐陆雪琪,给她发来了一条传讯玉简。
姜润月伸手接过,神念探入其中。
玉简中并非急切的任务召集,而是陆雪琪那一如既往清冷的声音,内容却让姜润月 微微挑眉。
“师妹近来可好?常曦三人进境神速,名声已传入司衙,可喜可贺。”
“前番所言之事,契机未至,尚需静待,然外界风云将起,暗流已生。你于学院中,除教导他们之外,亦需留意各方动向,尤其是海外及一些古老世家子弟的异常。”
“勤修不辍,巩固修为,时机成熟时,我自会亲往昆仑学院寻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