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 第359章 新政阻力

永兴新政如同汹涌的春潮,席卷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涤荡着前朝积弊,带来生机与希望。然而,潮水之下,必有暗流礁石。任何一场深刻的变革,必然触及固有的利益格局,必然遭遇或明或暗的抵抗。随着新政的深入推行,那些被触动了根基的旧势力,开始从最初的震惊与观望中反应过来,试图以各种方式阻滞这股不可逆转的洪流。

这股阻力,首先在朝堂之上露出了端倪。

一次关于检核田亩、推行均田令进展的常朝上,气氛略显凝滞。度支尚书李繁正在汇报各地清丈田亩、回收豪强隐匿土地的初步成果,虽有进展,但数字远低于预期。

一位出身关中豪族、门第显赫的御史大夫,手持玉笏,出列奏道:“陛下,臣有本奏。”他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李尚书所言清丈田亩,成效卓着,臣等欢欣鼓舞。然,臣近日却闻听地方多有怨言。言称清丈胥吏,为求政绩,往往矫枉过正,甚至……弓尺过长,斗斛过大,将民户固有之田,亦强指为隐匿之产,强行收没。致使小民怨声载道,恐伤陛下仁德之名啊!”

此言一出,几位同样出身地方豪强的官员纷纷低声附和:“是啊,确有耳闻。”“矫枉过正,反失民心。”

李繁脸色一沉,当即反驳:“张大夫此言,可有实据?清丈所用弓尺斗斛,皆由将作监统一制作颁发,何来过长过大之说?此恐非胥吏之过,乃某些人家中田产本就不明不白,如今被依法清丈,心中不满,故而散布流言,混淆视听吧!”

崔浩冷眼旁观,缓缓开口:“清丈田亩,乃均田之基,朝廷国策。执行之中,或有疏漏偏差,可令御史台加强巡查纠劾。然,若有谁想借此否定清丈本身,阻挠均田大政,则是因噎废食,其心……当诛。”

他的话语带着冰冷的重量,让那几位附和的官员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张大夫面不改色,躬身道:“崔令公言重了。臣绝非阻挠国策,只是体恤民情,恐陛下被小人蒙蔽罢了。既然朝廷已有明察,臣便放心了。”他轻巧地将“攻击政策”转化为“关心民瘼”,退了回去。

这场朝堂上的交锋,虽以崔浩的强硬表态暂告段落,却清晰地揭示了阻力所在:旧贵族和豪强们不敢直接反对皇帝,便开始采用迂回策略,夸大执行中的问题,试图将水搅浑,延缓甚至扭曲新政。

在地方上,抵抗则更加直接和多样化。

河东郡,一个崔姓豪强的庄园。主人崔老爷看着官府发来的,要求其家族限期申报所有奴仆、田产数量,并配合清丈的公文,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均田?均的是我崔家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田产!贷种子给那些穷酸?那是我家的存粮!还要核查奴婢数量?真是岂有此理!”他愤愤地将公文摔在桌上。

管家低声道:“老爷,朝廷法令如此,硬抗恐怕……”

“硬抗?老夫岂会那么蠢?”崔老爷冷笑一声,“他不是要查吗?把那些老弱病残的奴仆、偏远贫瘠的坡地报上去!精壮奴仆和上好的水浇田,分散到各处远亲名下,或者干脆说早就卖出去了!账目都给我做平了!官府来人清丈?好酒好肉招待着,塞足了金银,他们自然知道哪块地该量,哪块地不该量,该量多少!”

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这是地方豪强最常用的手段。

而在河西,一些被纳入“羁縻州府”的部落首领,对于朝廷鼓励胡人子弟入学、甚至与汉人通婚的政策,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

“让我们的儿子去学那些之乎者也?忘了怎么骑马射箭吗?将来还怎么统领部落?”一位鲜卑酋长对朝廷派来的使者抱怨道,“还有和汉人通婚?我们的血脉岂能混杂?”

他们表面上遵从,却暗中告诫族人不得与汉官过多接触,更严禁子弟前往州学。对新颁发的标准度量衡器和“永兴通宝”,也在部落内部交易中尽量抵制,依旧沿用旧习。

甚至在官僚系统内部,阻力也无处不在。许多出身旧家的中层官吏,本身就是新政的“受害者”,或是习惯于旧的工作方式。他们执行起新政来,拖沓敷衍,机械僵化,甚至故意曲解。

例如,要求鼓励垦荒,他们便不顾实际,强行摊派指标,逼得百姓去开垦根本无法耕种的石山;要求以工代赈修水利,他们便克扣工钱粮饷,中饱私囊,反而激起民怨,让人误以为是新政本身的问题。

一道道奏报,通过常规渠道和御史台的密折,不断送到陈衍的案头。他看着这些报告,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手指却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慕容月为他端上一杯参茶,轻声道:“陛下,新政触及深远,有些阻力,也在意料之中。”

陈衍叹了口气:“朕知道。只是看到良法美意,被如此曲解、阻滞,心中憋闷。有些人,是蠢,执行不力;有些人,是坏,故意对抗。”

他沉思良久,对侍立一旁的宦官道:“传朕口谕:令御史台加派精干御史,分赴各地,明察暗访。重点查办两类:一,地方豪强拒不配合新政、欺瞒官府、对抗清丈者,查实之后,严惩不贷,可将其田产直接设收,分予贫民,以儆效尤!二,官吏执行新政不力、阳奉阴违、甚至贪赃枉法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立即革职拿问,从重治罪!”

他的语气变得冰冷:“非常之时,需用重典!要让所有人明白,朕推行新政之心,绝不动摇!任何企图阻挡者,必将被碾得粉碎!”

然而,顿了一顿,他的语气又缓和下来:“但,对于政策本身确实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或执行中遇到的普遍性困难,也要及时上报。着尚书省汇集各方情况,对新政细则进行微调,使其更贴合实际,更易于推行。譬如,对于边远地区部落的教化,不可操之过急,当以利诱之,徐徐图之。”

一手高举雷霆之鞭,严厉惩戒故意的对抗与**;一手持手术刀,精准地调整政策细节,减少执行阻力。陈衍在妥协与强硬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点。他知道,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这场与旧势力、与惰性、与人性贪婪的斗争,将比任何一场军事征服都更加复杂和漫长。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