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在广固庆功宴上掷地有声的宣言,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这既是对内凝聚人心的战鼓,也是对外的强势宣示书。消息越过黄河,传至北魏都城平城,自然在北魏朝堂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北魏皇帝拓跋嗣,年轻而富有野心,正致力于巩固内部、扩张势力。南朝突然崛起一个强势人物,以雷霆之势吞灭南燕,兵锋直指中原,这无疑引起了北魏的高度警惕和强烈不安。刘裕的宣言,在他听来,无异于直接的挑衅。
然而,北魏主力正忙于应对北方的柔然等部落以及经营新占领的中原部分地区,暂时不愿也无力与势头正盛的北府军进行全面冲突。但试探,是必要的。拓跋嗣需要亲自掂量一下,这支能迅速踏平南燕的军队,究竟有多少斤两,其战力几何,装备如何,战术特点又是什么。
于是,一道密令从平城发出,抵达与青州接壤的北魏边境镇将手中。
初秋的黄河下游平原,天高云淡,正是草黄马肥之时。一支约三百人的北魏轻骑兵,如同鬼魅般,悄然渡过了尚未完全封冻的黄河浅滩,深入青州北部边境。这些骑兵皆是鲜卑本族精锐,人马矫健,骑术精湛,配备着复合弓、长矛以及近战用的环首刀或骨朵。他们行动如风,纪律严明,显然执行过多次类似的骚扰渗透任务。
他们的目标并非攻城略地,而是试探:寻找北府军的巡逻队或小股驻军,进行闪电般的接触攻击,测试其反应速度、装备水平、战斗意志,然后迅速脱离,将情报带回。
这一日,北府军一支五十人的游骑斥候队,照例在边境地区执行巡逻任务。带队的是个经验丰富的队正,但他们主要的对手曾是南燕军队,对于北方真正强大的胡族铁骑,缺乏直观的认识。
当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烟尘,并迅速逼近时,队正起初并未太过在意,以为是己方的其他巡逻队或小股流寇。
直到对方进入一里之内,那迥异于南军的骑兵阵型、独特的号角声、以及冲锋时那种一往无前的悍野气势,才让队正猛然惊醒!
“是胡骑!是魏虏!结阵!快结圆阵!”队正声嘶力竭地大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
北府游骑反应迅速,立刻试图收缩,战马嘶鸣着转向,士兵们纷纷取下骑弓或擎起长矛。他们都是老兵,个人武艺和勇气并不缺乏。
然而,北魏骑兵的速度太快了!而且他们的战术极其刁钻!
他们并不直接冲击已经初具雏形的圆阵,而是在接近到百步左右时,突然左右分开,如同灵巧的雁翅,同时张弓搭箭!
崩崩崩!
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般泼洒过来!北魏骑兵使用的复合弓力道强劲,箭矢破空之声凄厉刺耳!且他们是在高速奔驰中射箭,准头虽受影响,但覆盖范围极广!
噗嗤!噗嗤!
“啊!”
瞬间就有十余名北府骑兵中箭落马!有的被射穿了皮甲,有的战马被射中,惊厥倒地!
“举盾!举盾!”队正目眦欲裂,挥舞着骑盾格挡箭矢。但北府游骑配备的多是小圆盾,防护面积有限。
一轮箭雨过后,北魏骑兵已然从两侧掠过,并不恋战,迅速远离。但就在北府军惊魂未定之际,另一支约百人的北魏骑兵小队,不知何时竟已迂回到了他们的侧后方,发起了真正的冲锋!
这些骑兵收起弓箭,挺起了长矛,发出了野性的嚎叫,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刺向阵型已乱的北府游骑侧翼!
“杀!”北府军士兵也红了眼,挺枪迎战。
刹那间,人仰马翻,刀枪碰撞,鲜血飞溅!
北府军士兵足够勇敢,单兵格斗能力甚至略胜一筹。但他们吃亏在几个方面:一是阵型被先期箭雨打乱,陷入各自为战;二是北魏骑兵的冲击力更强,马匹也更雄健;三是北魏骑兵的配合更为默契,三五成群,相互掩护,战术执行力极高。
战斗短暂而激烈。北府游骑拼死抵抗,杀伤了数十名魏骑,但自身损失更为惨重。带队队正身中数箭,落马殉国。
眼看伤亡过半,残余的北府骑兵只得奋力突围,向最近的据点溃退。北魏骑兵也并不追击,而是迅速打扫战场,收集北府军遗落的兵器、甲胄,查看尸体上的伤痕,甚至带走了一两匹受伤但品种不错的北府军战马。
做完这一切,他们如同来时一样迅速,唿哨一声,汇合在一起,向着黄河方向扬长而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死尸。
残阳如血,照耀着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短暂却残酷接触战的土地。幸存下来的二十余名北府游骑,带着满身伤痕和血污,狼狈不堪地逃回据点,脸上充满了屈辱、愤怒和一丝尚未散去的惊惧。
消息火速传回广固。
刘裕闻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狠狠一拳砸在案上:“好个拓跋嗣!竟敢如此挑衅!”
虽然只是小规模接触,损失不过三十余人,但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刚刚宣称要北伐中原的刘裕脸上。
陈衍得知详细战报后,心情同样沉重。他仔细询问了幸存者关于魏骑的装备、战术、骑射水平的每一个细节。
“魏骑弓力极强,远超南燕。”
“其马匹高大,冲击力骇人。”
“战术狡诈,先扰后冲,配合极熟。”
“我军勇则勇矣,然阵列一散,便易被其分割……”
一条条信息汇总过来,勾勒出北魏铁骑的强大轮廓。这与之前对付的南燕骑兵,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之上!
北府军遇到了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这次吃亏的接触战,如同一声尖锐的警钟,惊醒了还沉浸在灭亡南燕胜利中的北府上下。
刘裕的北伐宣言言犹在耳,北魏的试探性回答却已如此犀利。未来的北伐之路,必将伴随着与这支强大胡骑的无数次血腥碰撞。北府军的步兵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否在广阔的北方平原上,抵挡住甚至战胜来去如风的胡族铁骑?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了所有北府军将领的心头。
陈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技术革新的方向,必须立刻、马上做出调整了。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