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 “抓革命促生产” 广播声刚撞响家属院的铁皮钟,林晚秋就把最后一碗玉米粥盛进粗瓷碗,碗边搭着个玉米面窝头 —— 今早要去后山开垦荒地种马齿苋,得让大家吃饱了有力气。冬冬背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昨天陈卫生员送的马齿苋种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她身后,布包里还藏着块小铁皮,是陆沉舟昨晚磨的,用来划种植的垄沟。
“慢点儿跑,别摔着。” 林晚秋拉住儿子的手,指尖触到他兜里的铁皮,笑着捏了捏,“等会儿划垄沟,就靠你这‘小工具’了。” 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陆沉舟扛着犁头回来,犁头后面跟着两个战士,手里抬着个旧土车,是从后勤处借的,用来运翻出来的碎石块。
“李班长说这两个战士今天轮休,来帮咱们翻地。” 陆沉舟把犁头放在地上,伸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军帽檐下的眼睛亮闪闪的,“我跟部队请了半天假,先把硬地翻松,等会儿大家伙儿好种。”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块薄荷糖,递给林晚秋:“后勤处老张给的,说天热,含着能解暑。”
林晚秋接过糖,指尖碰到他掌心的薄茧 —— 这是昨晚磨铁皮、今早扛犁头磨出来的。从前这个男人的手只握过枪,如今却为了她的药材地,练出了满手农活的茧子。她把糖塞进冬冬兜里,笑着说:“等会儿给帮忙的同志分着吃,大家都辛苦。”
往后山走的路上,陆续遇到了马大妮和王秀芝。马大妮挎着竹篮,里面装着刚煮好的凉粥,用井水镇过,还带着凉意;王秀芝则扛着把锄头,锄头刃磨得锃亮,是她丈夫连夜磨的:“俺家那口子说,荒地石头多,得用快锄头才省力。”
刚到荒地,就看见周婷婷和她丈夫站在路边,手里推着个小推车,车上放着把耙子。“俺…… 俺家那口子会翻地,” 周婷婷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昨天听你们说地硬,他特意跟炊事班借了耙子,说能把土块耙碎。” 她丈夫也挠着头笑:“沉舟同志是好战友,帮衬一把应该的。”
陆沉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那就辛苦你了,咱们先把地分成几块,大家伙儿分片翻,能快些。” 说着就拿起犁头,往地里走 —— 荒地确实板结得厉害,犁头下去只能翻起小块土,陆沉舟咬着牙使劲,额角的青筋都绷了起来。林晚秋看着心疼,赶紧拎着水桶过去,往犁过的地里洒了点井水:“老张说这井水比前山的润,洒点能让土松些。”
其实她悄悄往井水里滴了两滴灵泉水 —— 之前种药材苗时试过,能让土壤更透气,却不敢明说,只说是 “井水的缘故”。果然,洒了水的土地再翻起来,土块明显碎了些,陆沉舟回头看她,眼里带着点笑意:“还是你细心,不然这地得翻到晌午。”
大家分片干活,陆沉舟和周婷婷丈夫用犁翻地,马大妮和王秀芝用锄头捡石头,林晚秋则带着冬冬,用小铁皮划垄沟,准备种种子。冬冬蹲在地里,小手握着铁皮,认真地跟着妈妈划:“妈妈,咱们种密点,这样战士叔叔们就能早点喝到马齿苋水了。”
“好,咱们种密点。” 林晚秋笑着帮儿子把歪了的垄沟扶正,心里暖暖的 —— 儿子虽然小,却也知道要帮战士们,这都是耳濡目染的结果。正忙着,就看见陈卫生员背着药箱走来,手里还提着个布包:“晚秋同志,我给你们送药渣来了!” 布包里是熬药剩下的药渣,“王医生说药渣里还有养分,埋在地里能当肥料,还能防虫子。”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林晚秋赶紧接过布包,分给大家埋在垄沟里。马大妮埋得认真:“这药渣可是好东西,俺们老家种地都用这个,小苗长得壮!” 周婷婷也跟着学,把药渣均匀地撒在垄沟里,动作比之前熟练多了,脸上也没了之前的拘谨:“俺家院子里还有些旧菜叶,明天也拿来埋了,给小苗当肥料。”
太阳升到头顶时,荒地终于翻完了,垄沟也划好了,马齿苋种子撒了满满一片。大家坐在地边休息,林晚秋把竹篮里的凉粥分给大家,粥里还放了点咸菜,是马大妮带来的。陆沉舟接过粥碗,先递给林晚秋:“你先喝,你划了一上午垄沟,累坏了。” 林晚秋笑着推回去:“你翻地更累,你先喝。” 两人推让着,最后还是冬冬接过碗,先给爸爸喂了一口,再给妈妈喂了一口:“这样你们都不累啦!”
大家看着都笑了,马大妮打趣道:“冬冬真是你们俩的小棉袄,比啥都贴心。” 王秀芝也笑着说:“等这马齿苋长出来,咱们再一起采,给卫生所送过去,让战士们早点好起来。” 周婷婷点点头:“俺到时候也来帮忙,俺家那口子说,要是战士们好了,训练也能更有劲儿。”
下午,大家又一起给种子浇了水,才各自回家。林晚秋和陆沉舟走在后面,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陆沉舟手里拎着犁头,林晚秋手里拎着空竹篮,两人没说话,却觉得格外踏实。走到院门口,陆沉舟忽然停下脚步,转身对林晚秋说:“等马齿苋收了,咱们给卫生所送过去的时候,一起去看看李班长他们,感谢他们借农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