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的设备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出一行醒目的文字:【境外IP尝试接入本地节点,疑似黑客信号源】。
陈砚舟低头瞥了一眼,随即抬眼扫视人群。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角落——一个戴着黑色兜帽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手指在一台巴掌大的终端机上飞快敲击。
就是他。陈砚舟心里有了数。
他没有作声,只是将最后一块锅贴皮捏在指尖,轻轻一弹,让它落在铁板边缘。油星应声溅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仿佛是个信号。
兜帽男猛地抬头,与陈砚舟的视线在空中相遇。两人没有言语,却都心领神会。
陈砚舟从围裙口袋里取出U盘,走到年轻人面前,直接塞进他手里。
锅贴上的指纹数据,热力图,还有赵德利藏U盘的画面,全在里面。他说,能传出去吗?
年轻人点头:能,但得走暗网。
那就走。
一旦上传,就收不回来了。而且谁都能看到。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
年轻人嘴角微动,插上U盘开始操作。
几秒后,进度条缓缓爬升:1%……5%……12%……
突然,红灯亮起。
被拦截了。年轻人皱眉,赵德利启动了远程防火墙,封锁了所有出境通道。
陈砚舟纹丝不动。
宋小满站在锅边,凝视着那块焦黄的锅巴。她伸手夹起,热气烫手,却丝毫没有松开。
她想起刚才三百多人排队买锅贴的情景,想起老大爷念证据时颤抖的声音,想起那个女人哭着诉说自家面馆被强拆那天,连一碗热汤都没能喝上。
她闭上眼睛,将锅巴往空中一抛。
数据锅巴,显形!
锅巴在半空中炸开,碎裂成无数片,每一片都泛着微光。它们没有落地,反而悬停在半空,自动拼接起来。
一条曲折的线路缓缓成形,带着时间标记和地址跳转记录,如游蛇般盘绕上升。
这是......年轻人瞪大眼睛。
赵德利洗钱的区块链路径。宋小满说,离岸公司、跳转账户、资金归集点,全在这条链上。每一笔都标了时间戳,谁也改不了。
年轻人立即调整程序,将这条路径嵌入传输包。
进度条重新启动:30%......45%......67%......
可就在这时,市场的路灯全部熄灭。
不只是路灯。
所有手机屏幕变黑,直播中断,连技术员的中继器也闪烁了几下,彻底死机。
赵德利站在远处,冷笑一声:断电。整个片区,一分钟内不会恢复供电。
他以为这样就能掐断证据的传播。
但他不知道,陈砚舟早就准备好了备用方案。
陈砚舟点燃灶台的余火,火苗窜起,照亮他半边脸庞。他端出一口小锅,倒入清水,将锅贴残渣、终端导线碎片,还有一小撮铜铃铛的粉末一并扔进锅里。
水开始沸腾。
他沉默不语,只是凝视着汤面。
十秒后,汤面上浮起点点光斑。
越来越多。
如繁星闪烁。
却又不同于星光。
年轻人凑近细看,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是......IP节点?!
没错。
汤面上浮现的是全球各地正在接入数据流的独立记者、公益组织、反贪机构的连接信号。它们自发响应,形成镜像备份网络,正在交叉验证证据的真实性。
83.6%同步率......还在上涨!年轻人声音发颤,这汤......它自己在寻求外援!
进度条瞬间跳到97%,却在此刻卡住。
最后一步需要系统确认。
可没电,没网,如何确认?
陈砚舟端起锅,轻轻往地上一倒。
汤水洒出,却没有散开。
它在地面铺展,凝结成一层透明薄膜,上面动态显示着全球举报同步画面——纽约有记者在推特转发,伦敦的NGO正在开会讨论,东京电视台临时插播新闻快讯。
这就是确认。陈砚舟说。
进度条冲上100%。
【数据包已提交,接收方:国际反贪联盟、联合国监察署、全球媒体共享库】
年轻人笑了:成了。证据链永久存档,加密分布式存储,没人能彻底删除。
他拔下U盘,转身欲走。
临走前回头说了一句:我叫阿信。三年前你给我吃过一碗青菜羹,我说这辈子不会再碰电脑。现在我知道,有些事,不能逃避。
说完,他消失在巷口。
现场依旧没有恢复供电。
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
所有人都注视着赵德利。
赵德利脸色惨白,一步步向后退去。
你们......你们这是违法!暗网上传,数据来源不明,法庭不会采信!
没有人理会他。
宋小满从锅里又夹出一块锅巴,这次她没有抛向空中。
她用力一捏。
锅巴碎成粉末,随风飘起。
突然,那些粉末仿佛有了生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