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账户刚转完钱,陈砚舟的终端就弹出红色警报。对方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新闻平台那边已经开始删帖,余昭昭的直播预告被压到搜索页第三屏,几乎看不见了。
他抿紧嘴唇,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了两下,把刚截获的数据包转发给唐绾。
“他们怕的不是调查。”他声音低沉,“是怕所有人都知道真相。”
唐绾站在灶台边,相机挂在胸前,那枚银汤匙项链贴着她的锁骨。她望着锅里翻滚的高汤,汤色金黄,表面浮着一层细密的油花。
“接下来怎么做?”
陈砚舟转身拉开冰柜,取出一个粉色香囊。线头已经磨损,边缘还沾着舞台妆的亮粉——这是余昭昭戴了三年的安眠香囊,里面一直塞着他给的陈皮干。
他剪开缝线,倒出陈皮,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小段洗得发白的旧T恤布条,袖口都磨出了毛边。
“把这些混进去。”
唐绾接过材料轻轻放进汤里。汤面立刻微微颤动,像被风吹过的湖面。
约莫三分钟后,影像开始浮现。
先是声音,清晰得仿佛有人在耳边低语:
“热搜必须压住,所有账号统一口径:香囊是炒作道具,陈砚舟涉嫌精神控制艺人。”
接着画面渐渐清晰——赵德利坐在办公室沙发上,对面是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正拿着平板勾选任务清单。
“第一批五百个号,每小时刷十万次关键词替换。第二批走海外IP,用AI生成视频抹黑。”
“要是有人录屏呢?”陈砚舟问。
“录了也没用。”黑夹克冷笑,“现在谁还信一段视频?我们反咬一口,说是深伪技术伪造的证据。”
影像持续了近两分钟,最后定格在赵德利说的那句话上:“记住,舆论战场,真相不重要,节奏才重要。”
话音落下的瞬间,汤面泛起一圈涟漪,声音消失了,画面却凝固在那里。
唐绾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闪光灯亮起的刹那,她的银汤匙突然发烫,整条项链变得滚热。她下意识摸了摸,镜头却自动完成了二次曝光。
底片在她眼前缓缓显影。胶片上原本空白的地方,渐渐浮现出几行字:
#陈砚舟香囊骗局# 删除时间:20:17
#余昭昭被操控实录# 删除时间:20:19
#赵德利深夜召集水军会议# 删除时间:20:21
每个词条旁都有精确到秒的时间戳,墨迹新鲜得像刚写上去的。
“这不是我拍的。”唐绾低声说,“是汤自己显影的。”
陈砚舟看着同步上传的文件属性,创建时间与赵德利删除热搜的时刻完全吻合。
“心味系统认真心。”他说,“它知道这一刻,不能沉默。”
手机震动,余昭昭的来电接通了免提。
“直播间人数破八百万了。”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平台警告我别碰敏感话题,但我已经开始了。”
“说吧。”陈砚舟语气平静,“把香囊的事说完。”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
随后,余昭昭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这个香囊,是我三年来唯一能睡整觉的依靠。里面的陈皮干,是他亲手晒的。你们说我被洗脑也好,说我在演戏也罢,但我知道,这味道救了我。”
弹幕起初全是质疑,五分钟后开始反转。
“我吃了他家外卖三个月,失眠好了。”
“我妈高血压,喝了两次安神汤,血压降了。”
“我不是粉丝,但我爸是退伍老兵,吃了一次‘敬礼面’,哭了一晚上。”
评论越堆越多,话题重新冲上热搜第一。
陈砚舟切了三块锅巴扔进油锅,炸到焦黄酥脆捞出。他拿起铲子轻轻一敲,锅巴碎成上百片,散落在案板上。
每一片都映出不同的画面——某个废弃仓库门口停着泥污遮牌的黑色商务车;地下室里有人搬运硬盘,墙上挂着王虎的照片;三人躲在城中村出租屋,桌上摆着加密对讲机。
“这是什么?”唐绾凑近细看。
“全民侦探的结果。”陈砚舟说,“粉丝自发追踪水军IP,市民举报异常聚集点,再加上钱多多供出来的联络暗号,全融进这锅巴里了。”
他抓起一把碎片往空中一撒。
碎片没有落地,反而悬停在半空,像拼图般自动组合。几分钟后,形成一幅立体地图,三个红点不停闪烁——城东物流园、南郊汽修厂、西区旧电影院。
“这就是他们的藏身地。”他说。
手机震动,沈君瑶回信:“图像已接收,突击队分三组出发,十分钟后抵达目标。”
唐绾立刻打开笔记本,把胶片扫描件、高汤录音、锅巴地图全部打包,上传至警方内网指定端口,同时抄送一份给报社备份服务器。
陈砚舟回到灶台前,继续熬汤。新订单不断跳出屏幕。
有人点“真相锅贴”,备注写:“给我领导看看什么叫公信力。”
有人要“清火高汤”,留言:“我爸总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想让他看看也有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