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山逐日气轩昂,怒向鲸波拓大荒!
莫道沧溟深似许,一声鞭响落岩疆!
紧接着,秦始皇继续下令:“再征发民夫,将原有的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一定要把这些‘胡’人阻挡在关外,绝不能让他们越过长城一步!”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仿佛整个帝国都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愤怒。
秦始皇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蒙恬大军如狂风骤雨般踏破漠北的壮丽景象,以及长城如巨龙般绵延万里的雄伟画面。他对自己的决策充满信心,相信这道命令一定会带来胜利和荣耀。
然而,秦始皇并没有注意到,在台阶下的卢生眼中,有一丝如流星般转瞬即逝的迟疑。那谶语中的“胡”,真的指的是匈奴吗?这个疑问在卢生的心中一闪而过,但他很快就将其深埋心底,不敢表露出来。
殿内的灯火摇曳,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操控着,灯影在墙壁和地面上跳跃、舞动,如同鬼魅一般,让人毛骨悚然。而那图谶上的朱字,在这诡异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宛如鲜血一般,触目惊心。
秦始皇站在窗前,他的身影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地凝视着窗外那漆黑如墨的夜空。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如同磐石一般坚定不移:朕的大秦万世基业,绝不能毁在“胡”人手里!
然而,他却不知道,那个真正会终结秦朝的“胡”,此刻正身在深宫之中,宛如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正兴致勃勃地玩弄着他赏赐的玉圭。这个“胡”,对这天下的风云变幻,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茫然无知。
秦始皇一直对“亡秦者胡”的预言耿耿于怀,他认为这个“胡”指的就是北方的匈奴。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派遣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并下令修筑长城,希望能够以此来阻止预言的应验。
然而,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他所认为的“胡”并非匈奴,而是他自己的儿子胡亥。胡亥继位后,施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乱世。秦朝在胡亥的统治下迅速走向了灭亡。
而就在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长城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一天,蒙恬在挖掘地基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根神秘的鞭子。这根鞭子通体黑色,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文,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经过仔细研究,应该是远古大禹治水时的赶山神鞭。
蒙恬对这根鞭子感到十分好奇,便将其呈献给了秦始皇。秦始皇见到这根鞭子后,也被它的神秘所吸引。经过一番研究,秦始皇发现这根鞭子竟然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驱赶山石。
秦始皇对这根赶山神鞭爱不释手,他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宝物。于是,他下令将这根鞭子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对于赶山神鞭的传说,还有几个说法。
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在一次巡游途中来到了琅琊。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名叫徐福的方士,徐福向秦始皇吹嘘自己能够找到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对徐福的话深信不疑,心中充满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然而,由于琅琊与海上岛屿之间的渡船往来十分不便,秦始皇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填海筑坝。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更方便地前往海上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就在秦始皇准备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另一个方士安其生出现了。安其生献上了一根神鞭,声称这根神鞭具有移岭赶山的神奇力量。秦始皇听闻后,迫不及待地挥动神鞭一试,果然,神鞭所到之处,山崩地裂,巨石翻滚。
这一幕被海底的龙王看到了,他深知如果秦始皇真的用这根神鞭填海筑坝,将会给海底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龙王决定派遣他的小龙女前去阻止秦始皇。
小龙女化作人形,潜入秦始皇的宫殿,成为了秦始皇的贴身侍女。一天,当秦始皇正在梳发时,小龙女趁机用一根普通的丝带换下了神鞭。然后,她迅速潜入海中,将神鞭藏了起来。
失去了神鞭的秦始皇,无法继续他的填海筑坝计划。尽管他四处寻找神鞭,但始终未能找到。最终,秦始皇的坝桥未能建成,他的长生不老之梦也随之破灭。
另一种说法是,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无数劳工被征调去做苦力。他们日夜劳作,非常辛苦,很多人都累死在了工地上。
有一天,黎山老母路过工地,看到劳工们如此辛苦,心中十分怜悯。于是她从身上抽出一根红丝线,轻轻一抛,红丝线就像有生命一样,飘飘悠悠地飞到了一个劳工的扁担上。
说来也怪,自从红丝线缠上扁担后,那劳工挑的担子就变得轻飘飘的,好像没有重量一样。其他劳工见状,纷纷效仿,都把红丝线缠在自己的扁担上。这样一来,劳工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长城的修筑速度也快了不少。
秦始皇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派人去调查。当他得知是黎山老母的红丝线起了作用后,便下令将所有的红丝线都收上来,然后编织成了一条神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