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陆野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睁眼一看,暖宝蹑手蹑脚地站在窗前,小手里捧着个玻璃罐:"爸爸!奶奶说要收清露,我来接露水!"
陆奶奶颤巍巍跟进屋,银发被晨风吹得有些凌乱:"这孩子,睡不着就跑来了。白露的露水最是清冽,能入药,也能泡茶。"她指着窗外,"你看,草叶子上都是露珠,像撒了把碎银子。"
"奶奶,清露真能治病吗?"暖宝好奇地凑近玻璃罐,"像魔法水一样?"
"傻孩子,"陆奶奶笑,"是老辈人传下的说法。露水属阴,性凉,能清热解毒。你太姥姥以前嗓子疼,就用露水配金银花茶喝。"
白露·寻俗
天刚蒙蒙亮,陆野带着暖宝去后山收清露。山林间雾气氤氲,草叶、花瓣上都挂着晶莹的露珠。
"爸爸,怎么收露水?"暖宝举起玻璃罐,"直接倒进去吗?"
"要小心,"陆野蹲下来,用棉签轻轻蘸取草叶上的露水,"动作要轻,不然露珠就碎了。这些露水要存起来,等会给奶奶泡茶。"
暖宝学着爸爸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收集:"爸爸,露水凉凉的,像冰块!"
"是呀,"陆野说,"白露过后,天气就真正转凉了。这些露水,是秋天的第一份礼物。"
山路上,他们遇见了采蘑菇的王阿婆:"小陆,这么早就来收露水?"
"王阿婆,您也来采蘑菇?"陆野打招呼。
"白露的蘑菇最肥,"王阿婆拎着竹篮,"等会回去熬蘑菇汤,鲜得很。你们收露水做什么?"
"奶奶说要泡清露茶,"暖宝举着玻璃罐,"治嗓子的。"
"老祖宗的法子,"王阿婆点头,"还是管用的。我年轻时喉咙痛,就是喝这个好的。"
备茶·承艺
回到家,陆奶奶已将收集的露水过滤干净,装在干净的瓷瓶里。叶知秋在旁边准备其他材料:"还要加点金银花、甘草,润肺止咳。"
"奶奶,这茶真能治病?"暖宝趴在桌边看。
"能缓解,"陆奶奶解释,"但不能代替药。你们现在有医保,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她将露水和金银花混合,"这是老办法,图个安心。"
陆野煮水冲茶:"要温火慢冲,让露水的清冽和药材的香气充分融合。"他倒了一杯,"尝尝看,是不是很清爽?"
暖宝抿了一口:"有点苦,但是很凉快!"
"良药苦口,"陆奶奶说,"这茶虽苦,却能清热降火。就像人生,要先经历苦,才能尝到甜。"
祭禹·守艺
上午,陆野带着全家去附近的禹王庙祭拜。庙宇虽小,却香火旺盛。
"禹王是谁?"暖宝仰着头看庙门上的匾额。
"是大禹,"陆野解释,"治水的英雄。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好洪水,让百姓安居乐业。"
庙祝王师傅认出了他们:"小陆一家又来啦?"他点燃香烛,"今天白露,来祭拜禹王的人特别多。"
陆奶奶跪在蒲团上:"禹王在上,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暖宝学着奶奶的样子跪下:"禹王爷爷,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麦芒也跟着跪下,虽然不明白,但很认真地磕了头:"保......保......"
"小宝贝也来祈福啦!"王师傅笑着递糖果,"吃了糖果,聪明伶俐。"
吃薯·共融
中午,陆奶奶煮了红薯。砂锅里,红薯在糖水里翻滚,香气扑鼻。
"白露吃红薯,"陆奶奶夹了块给暖宝,"不胃酸,还能补脾胃。"
"奶奶,红薯为什么白露吃?"暖宝咬了一口,"甜!"
"白露后天气转凉,"陆奶奶说,"红薯性温,能暖胃。而且这时候的红薯最甜,淀粉转化成糖了。"
叶知秋在旁边做红薯饼:"磨成泥,烙成饼,外酥里软。"她煎着饼,"你太姥姥说,以前穷,白露后红薯是主食,能吃一整个冬天。"
陆野咬了口红薯饼:"外酥里嫩,比买的还好吃。"
麦芒抓了块红薯塞进嘴里:"甜......甜!"
"小馋猫,"暖宝笑着擦他嘴角,"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秋社·闲趣
傍晚,村里举办秋社活动。广场上支着大桌子,村民们自发带来各种农产品:南瓜、玉米、红薯、花生。
"这是秋社,"陆奶奶告诉暖宝,"秋收后感谢土地的恩赐,也祈求来年丰收。"
张大爷抱着个大南瓜过来:"小陆,尝尝我们家的南瓜,甜得很!"
"太好啦!"暖宝眼睛发亮,"奶奶,我们晚上煮南瓜粥!"
李阿姨端来刚蒸好的红薯:"大家尝尝,今年红薯大丰收!"
陆野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这就是乡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感恩土地,感恩丰收,感恩彼此的分享。"
叶知秋握着他的手:"有你在,有孩子在,这个家就有了根。"
夜话·传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